[发明专利]三岔口分体互通高速立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0673.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韩萍;杨子政;韩之江;赵雷;李元军;杨凯;韩颖异;汪永强;刘志华;郭文龙;白鸿莲;谢立安;宋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太原市小小芽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立交桥 双向路 联通 行道 右转弯道 三岔口 两路 上桥 互通 左转弯道 左转匝道 三路 下桥 掉头 转弯 立交桥 流出 路口 分流 行驶 建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岔口分体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它包括第一双向路、第二双向路、第三双向路、第一单向立交桥、第二单向立交桥和立交桥左转匝道,第一单向立交桥和第二单向立交桥位于第三双向路的上方,第一双向路下行道在路口处分流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右转弯道与第三双向路下行道联通,另一路与第一单向立交桥的上桥端联通;第三双向路上行道分支出三路,分别为第二右转弯道、掉头道和第一左转弯道;第二单向立交桥的下桥端分流出两路,一路与第一单向立交桥的上桥端联通,另一路与第一双向路上行道联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建造容易、造价较低、行驶转弯半径大、占地较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岔口分体互通高速立交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高速公路交通岔口,采用多层立体交叉桥,使各条行驶路线互通,实现各方向车辆顺畅通行。但是现行的桥梁有建筑占地多,层数多,投资大,功能单一的缺陷,难以广泛推广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岔口分体互通高速立交结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建造容易、造价较低、行驶转弯半径大、占地较少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三岔口分体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它包括第一双向路、第二双向路、第三双向路、第一单向立交桥、第二单向立交桥和立交桥左转匝道,第一单向立交桥和第二单向立交桥位于第三双向路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第一双向路下行道在路口处分流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右转弯道与第三双向路下行道联通,另一路与第一单向立交桥的上桥端联通;
第三双向路上行道分支出三路,分别为第二右转弯道、掉头道和第一左转弯道;
第二单向立交桥的下桥端分流出两路,一路与第一单向立交桥的上桥端联通,另一路与第一双向路上行道联通;第一左转弯道与第一双向路上行道联通,第二单向立交桥通过立交桥左转匝道第三双向路下行道联通,掉头道与第三双向路下行道联通;
第一单向立交桥的下桥端分流出两路,一路与第二双向路下行道联通,另一路与第二单向立交桥的上桥端联通;第二右转弯道与第二双向路下行道联通,第二双向路上行道与第二单向立交桥的上桥端联通。
进一步地,第一双向路和第二双向路的中心连线为直线,第一单向立交桥和第二单向立交桥相对于第一双向路和第二双向路的中心连线分别向两侧偏移一定距离;且第一单向立交桥和第二单向立交桥由端部到中部的偏移距离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由第一单向立交桥和第二单向立交桥组成的立交桥组可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或正多边形中的一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便车辆转向调头,行驶转弯半径大,驶向任意路段;本发明由两座单行立交桥和地面路线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建造容易、造价较低、占地较少、地面路线可随意安排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桥型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岔口分体互通高速立交结构,它包括第一双向路、第二双向路、第三双向路、第一单向立交桥1、第二单向立交桥2和立交桥左转匝道3,第一单向立交桥1和第二单向立交桥2位于第三双向路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第一双向路下行道4在路口处分流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右转弯道5与第三双向路下行道6联通,另一路与第一单向立交桥1的上桥端联通;
第三双向路上行道7分支出三路,分别为第二右转弯道8、掉头道9和第一左转弯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太原市小小芽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太原市小小芽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坡路避险车道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排水抗滑作用的半空心桩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