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6996.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博迈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2 | 分类号: | A61L24/02;A61L24/08;A61L24/10;A61L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速交通的发展,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折在临床上变得越来越常见。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切开复位,配合微型钢板螺丝固定、髓内钉固定、骨内尼龙线缝合固定和骨内钢丝缝合固定等金属内固定或外固定。但是,某些特殊部位的骨折,如关节周围、跟骨等部位的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往往因缺乏有效的内固定材料无法对骨折块进行准确的拼接复位和固定。传统的临床治疗主张将部分无法固定的小骨碎块去除或旷置,但对非关节内骨折,在有坚强固定的情况下,将小骨碎块去除后会造成骨缺损,明显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并且不利于维持骨折对位及对线,使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的可能性增加;旷置的小骨块往往会在术后移位进入周围软组织,形成异位骨化,从而影响机体功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目前已获临床使用的骨水泥粘合剂,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广泛用于人工关节和内固定的加固。但由于其单体的细胞毒性,导致手术中可能出现血压骤降,同时固化时产生的热效应容易对正常组织产生灼伤,另外由于不能降解而不适用于骨粘接。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尚无令人满意的骨粘接剂产品。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粘结剂,具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同时本骨胶结剂还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
技术方案:一种骨粘结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磷酸镁10-40份、柠檬酸13-18份、壳聚糖0.6-2份、瓜尔胶2-5份、大豆分离蛋白2-5份、脱蜡紫胶树脂5-10份、碳酸钠0.25-0.55份、二氧化硅3-10份、碳酸钙15-30份、短切黏胶基碳纤维1.4-3.2份、丙三醇5-10份、超纯水60-140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骨粘结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磷酸镁20-30份、柠檬酸15-16份、壳聚糖0.8-1.6份、瓜尔胶3-4份、大豆分离蛋白3-4份、脱蜡紫胶树脂5-8份、碳酸钠0.25-0.5份、二氧化硅5-8份、碳酸钙20-25份、短切黏胶基碳纤维1.8-2.8份、丙三醇6-9份、超纯水80-120份。
上述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柠檬酸添加10倍重量份的超纯水中,在常温下搅拌30min,加入壳聚糖,在常温下搅拌18-30h至壳聚糖充分溶解,得到均匀的柠檬酸壳聚糖固化液,密封低温保存备用;
(2)将碳酸钠溶解于100倍重量份的超纯水中,在50-60℃下,紫胶树脂的溶解于碳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静置备用;
(3)将磷酸镁、二氧化硅、碳酸钙球磨至粒径2-20μm的粉体,得到混合物,备用;
(4)将瓜尔胶、大豆分离蛋白、丙三醇依次加入剩余的超纯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向溶液中依次缓慢加入柠檬酸壳聚糖固化液、紫胶树脂溶液,最后加入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和短切黏胶基碳纤维,于室温下超声4-8h,即得骨粘结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24h。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温度为55℃。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颗粒粒径为5-15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超声时间为5-7h。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骨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短切黏胶基碳纤维的长度为3-4.5mm。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骨粘结剂粘结强度的范围为64.8-73.4N/cm2,抗压强度的范围为58.6-66.5MPa,这是由于在该骨粘合剂中含有的紫胶树脂、大豆分离蛋白、短切黏胶基碳纤维能够改善骨粘结剂的的粘结性和抗压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骨粘结剂,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磷酸镁10份、柠檬酸13份、壳聚糖0.6份、瓜尔胶2份、大豆分离蛋白5份、脱蜡紫胶树脂5份、碳酸钠0.25份、二氧化硅3份、碳酸钙15份、短切黏胶基碳纤维1.4份、丙三醇10份、超纯水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博迈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博迈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血敷料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抗菌止血医用海绵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