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6965.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晏毓;孙庆海;李志彬;张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乔戈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针 检测装置 检测 尺寸检测 检测对象 外观检测 加速部 第二检测 输送过程 筛检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滚针检测装置具有驱动部、控制部、第一输送部、第一检测部、第二输送部、第二检测部和筛检部,通过在第一输送部完成检测对象的外观检测,在第二输送部完成检测对象的尺寸检测;由于滚针类零件细小且轻,还设置输送加速部提高输送速度。采用本发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利用输送加速部对细小滚针进行加速输送,在后续输送过程中既完成外观检测,又完成尺寸检测,整个检测流程快速高效,大大提高了检测质量及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的生产企业对其滚针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滚针的标准质量直接影响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滚针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存在尺寸误差或者擦痕、磨伤等瑕疵,因此滚针的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不仅需要对外观进行检测,还需要对尺寸进行检测。
由于滚针这种零件,不仅本身重量轻,而且尺寸细小,在其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需要满足高速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传统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分拣次品,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容易产生漏检,次品的检出率低,质量不稳定。而现有的一些检测装置虽然能够达到自动化检测,但是检测效率低下,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提供一种滚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对滚针进行外观检测和尺寸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滚针检测装置,所述滚针检测装置具有:
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检测装置;
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的自动动作及数据分析;
第一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并列设置形成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同向转动带动处于所述间隙上的检测对象转动;
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正上方,用于拍照检测对象的表面;
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第一输送皮带、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输送皮带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循环直线运动输送检测对象;
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位于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的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之间位置的正上方,用于拍照检测对象的长度尺寸;
筛检部,所述筛检部用于分拣检测对象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滚针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滚针检测装置具有输送加速部,所述输送加速部包括第二输送皮带,所述输送加速部整体位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上游位置,用于将检测对象加速输送到所述第一输送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滚针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加速部具有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具有一条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皮带上方并形成一条限位空腔,检测对象放置于所述限位空腔内进行输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滚针检测装置,其中,第一输送部具有稳定元件,所述稳定元件为中间部分具有开口的铁块,所述铁块覆盖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组成的间隙位于所述开口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乔戈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乔戈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6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剪切剥离反复加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强屏蔽下储层高精度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