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主体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橡胶组合物以及硫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2718.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科;李绍宁;段海东;解希铭;乔勋昌;王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91/06;C08L71/02;C08K13/02;C08K5/548;C08K3/36;C08K3/04;C08K3/22;C08K5/09;C08K5/18;C08K3/06;C08J3/24;B60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橡胶 硫化橡胶 制备 改性 预混 制备方法和应用 硅烷偶联剂 橡胶组合物 抗湿滑性能 高耐磨性 滚动阻力 绿色轮胎 橡胶领域 制备改性 补强剂 胎面胶 | ||
1.一种制备改性主体橡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主体橡胶与硅烷偶联剂或者与硅烷偶联剂和补强剂进行预混炼,所述预混炼的温度为130-200℃,预混炼的时间为1-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混炼的温度为140-170℃,预混炼的时间为1.5-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主体橡胶,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3.5-6重量份,所述补强剂的用量为0-20重量份;优选地,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主体橡胶,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4.2-5.5重量份,所述补强剂的用量为0-1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体橡胶为溶聚丁苯橡胶和/或乳聚丁苯橡胶;优选地,
所述溶聚丁苯橡胶中的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15-35重量%;乙烯基含量为40-80重量%;门尼粘度为55-67;充油份数为0-45phr。
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补强剂为比表面积为100-200m2/g的白炭黑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
所述补强剂为比表面积为165-185m2/g的白炭黑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含有烷氧基以及含有硫原子或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优选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6.由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主体橡胶或者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主体橡胶。
7.一种橡胶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改性主体橡胶、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活化剂、防老剂、炭黑、白炭黑和分散剂以及任选地含有软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主体橡胶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主体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主体橡胶,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0.5-4重量份,所述硫化促进剂的含量为1-8重量份,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2-8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1-8重量份,所述炭黑的含量为1-20重量份,所述白炭黑为50-75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1-6重量份,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0-50重量份;优选地,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主体橡胶,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1-2重量份,所述硫化促进剂的含量为2-5重量份,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3-5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3-5重量份,所述炭黑的含量为3-12重量份,所述白炭黑为55-65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2-4重量份,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0-30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硫化剂为硫磺、二硫代吗啡啉和四硫化二吗啡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硫化促进剂为次磺酰胺类硫化促进剂和/或胍类硫化促进剂;
所述活化剂选自氧化锌、氧化镁和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老剂选自胺类防老剂、喹啉类防老剂和微晶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分子量为1000-10000的聚乙二醇;
所述软化剂为芳烃油和/或环烷油;优选地,
所述微晶蜡的熔点为60-95℃,分子量为580-700;优选地,
所述炭黑为8#参比炭黑和/或炭黑N330。
10.一种制备硫化橡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中除了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之外的各组分进行第一混炼,得到第一混炼胶;然后加入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进行第二混炼,得到第二混炼胶;然后对所述第二混炼胶进行硫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7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