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2D/3D的可切换柱状液晶盒结构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0553.8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晏正涛;吴庆利;赵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谛源光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层 液晶盒结构 下电极层 可切换 上基板 下基板 膜层 柱镜 柱状 生产工艺 上下基板 液晶材料 棱镜膜 裸眼3D 下表面 粘合 附着 配对 灌注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2D/3D的可切换柱状液晶盒结构和生产工艺,属于裸眼3D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分别设有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柱镜膜层附着在上电极层的下表面,柱镜膜层与下电极层之间灌注有液晶材料。该方法包括了制作电极层、制作棱镜膜、上下基板配对、粘合等过程。本发明工艺简单,品质和可靠性都有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眼3D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现2D/3D的可切换柱状液晶盒结构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与普通的2D画面相比,采用3D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平面,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面,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眼镜式3D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3D效果优异,在市场中 成为应用的主流,如3D电视,3D电影院等,但是眼镜式3D技术,都需要观众佩戴眼镜进行观看,在操作和使用上都十分不方便,眼镜的重量也会增加观众欣赏3D的疲劳度。裸眼3D的出现解决了观众佩带眼镜所带来的不便,未来必将成为主要的3D技术。
相比固定式裸眼3D结构,拥有2D/3D自由切换功能的显示设备在2D下,分辨率不损失,亮度不牺牲,色彩和图像清晰度保持原来状态等优点,成为研究者开发的热门。
而在制作液晶柱镜结构的过程中,要求在ITO玻璃表面覆有一层凹凸相间的棱镜膜,同时,棱镜膜要求高附着力,耐温性好,高硬度,高折射率等条件。ITO玻璃表面制作棱镜膜的工艺方式比起传统的棱镜膜工艺复杂很多,而且品质可靠性皆不够理想。ITO玻璃表面制作棱镜膜的工艺方式为先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出基材的棱镜膜,然后将此膜图形通过转印方式转印到表面有金属镀层的模具上,然后再在通过转印工艺将图形转移到ITO玻璃表面上。所使用的UV树脂也非常规树脂,皆需要特殊开发。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均较高,品质可靠性均不够理想。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2D/3D的可切换柱状液晶盒结构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实现2D/3D的可切换柱状液晶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上电极层,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下电极层,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通过框胶连接在一起,柱镜膜层附着在所述上电极层的下表面,所述柱镜膜层与所述下电极层之间灌注有液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均为金属电极,两者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基板由玻璃基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柱镜膜层为规则的椭圆状或多边形的凸透镜结构。
实现2D/3D的可切换柱状液晶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制作ITO电极层,形成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
2)通过UV成型工艺在所述上电极层上制作柱镜膜层;
3)将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配对并进行连接形成液晶盒结构;
4)液晶盒形成后,利用毛细血管的原理将液晶材料灌注大液晶盒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为PET基材。
进一步的,所述下基板为PET基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中,具体步骤为:
31)在所述上电极层上涂布框胶和银胶点;
32)将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对准进行配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谛源光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谛源光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5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边框的封胶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