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爬楼梯智能小车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0251.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佟立涛;钱运涛;陈鉴富;周根元;侯雪亚;傅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智能 小车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小车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爬楼梯智能小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智能机器技术逐渐成熟,越障机器人的研究对生活、生产、救援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楼梯是越障机器人需要克服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一是由于楼梯的设计,无论是追求美感还是实用,无论是为了满足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还是简单敷衍,都造成了楼梯的不统一,存在着不同的楼梯踏板和楼梯立板,这使得爬楼梯机器人的实际开发有着局限性;其二是爬楼梯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颠簸,如何舒适的上楼梯,这是在开发载人载物机械时需要考虑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爬楼梯智能机器,以实现智能机器在生活中上下楼梯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爬楼梯智能小车及其使用方法,以实现小车快速爬楼梯,降低颠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爬楼梯智能小车,包括:前、后轮组,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用于支撑小车翻爬的侧臂机构;其中所述侧臂机构适于在翻爬时抵住下层楼梯的踏板面与上层楼梯的立面构成的直角处,且将前轮沿上层楼梯的立面抬起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后,再翻转至下层楼梯的踏板面,以将后轮组从下层楼梯的踏板面沿上层楼梯的立面顶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
进一步,所述爬楼梯智能小车还包括:控制模块,与该控制模块相连的测距传感器,以及控制侧臂机构转动的侧臂舵机;其中控制模块安装于车体的前部,以使车体重心前移。
进一步,所述侧臂机构包括:位于侧臂末端的侧轮;
所述前、后轮组及侧轮中的驱动电机均由控制模块控制;以及
前、后轮组及侧轮处均安装有相应测距传感器,位于车体前端还安装有触碰开关,触碰开关和各测距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
进一步,所述侧臂的长度等于后轮半径加上立面的高度,并且
后轮的支撑结构采用圆弧结构,以及后轮的尾部加装一个挡板。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爬楼梯智能小车的工作方法。
所述爬楼梯智能小车包括:前、后轮组,以及位于车体两侧用于支撑小车翻爬的侧臂机构。
所述爬楼梯智能小车的工作方法包括:侧臂机构适于在翻爬时抵住下层楼梯的踏板面与上层楼梯的立面构成的直角处,以将前轮沿上层楼梯的立面抬起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后,再翻转至下层楼梯的踏板面;最后将后轮组从下层楼梯的踏板面沿上层楼梯的立面顶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
进一步,所述爬楼梯智能小车还包括:控制模块,与该控制模块相连的测距传感器,以及控制侧臂机构转动的侧臂舵机;其中控制模块安装于车体的前部,以使车体重心前移;并且所述侧臂机构包括:位于侧臂末端的侧轮;所述前、后轮组及侧轮中的驱动电机均由控制模块控制;前、后轮组及侧轮处均安装有相应测距传感器,位于车体前端还安装有触碰开关,触碰开关和各测距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以及所述侧臂的长度等于后轮半径加上立面的高度,并且后轮的支撑结构采用圆弧结构;后轮的尾部加装一个挡板。
进一步,侧臂机构适于在翻爬时抵住所述直角处,以将前轮沿上层楼梯的立面抬起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即所述侧臂舵机适于提供逆时针的力,后轮组提供推力,以使前轮组在立面上爬行提升。
进一步,侧臂机构将后轮组从下层楼梯的踏板面沿上层楼梯的立面顶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即所述侧臂舵机顺时针旋转,转动至下层楼梯的踏板面,侧轮向前转动,后轮组贴紧上层楼梯的立面后,将后轮组推举至上层楼梯的踏板面;以及当车体位于上层楼梯的踏板面后,所述侧臂舵机逆时针转动,以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能够快速平稳的实现爬楼梯,降低颠簸发生,并且可以适应多种楼梯结构,提高了小车爬楼梯的稳定性和智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爬楼梯智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e)是本发明的爬楼梯智能小车的爬楼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爬楼梯智能小车的模块化流程图。
图中:
楼梯1、下层楼梯的踏板面101、上层楼梯的立面102、前轮2、后轮3、侧臂机构4、侧轮401、侧臂402、侧臂舵机403;
F0为侧臂舵机转动方向、F1为前轮移动方向、F2为后轮移动方向、F3为侧轮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