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控制器以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8122.8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江典声;杨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控制器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控制器。更详细地说,是关于一种可提供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显示控制器以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是由视电标准协会(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所定义的一组数据,目的在于提供连接于一显示器的源端装置关于显示器所能支援的能力,例如影片的解析度和播放频率等。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通常储存于显示控制器搭配的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EPROM)之内。源端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或多媒体播放器,经由询问取得关于显示器的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就可以提供适当的影片格式让显示器播放。在某些状况之下,显示系统需要储存多组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供使用者选择。如何精简有效地回应使用者的选择,让源端装置在多组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读取正确的一组数据,是业界非常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显示控制器,可以支援多组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显示控制器,该显示控制器不需要以复写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EPROM)的方式来达到切换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功能。
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显示控制器,该显示控制器不需要额外的集成电路总线通道转换器(Channel Switcher)就可以达到切换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功能。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器。该显示控制器包含一第一存储器,一第二存储器以及一致能控制单元。该第一存储器供储存一第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该第二存储器供储存一第二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该致能控制单元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该第一存储器的开启以及关闭。该致能控制单元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来控制该第二存储器的开启以及关闭。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器。该显示器包含多个存储器以及一致能控制单元。其中每一个存储器供储存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该致能控制单元在该多个存储器之中选择开启一个存储器,并关闭其它存储器,让一源端装置能读取被开启的存储器内储存的对应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提供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多个存储器。再来,在每一个存储器中存入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接着,将该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开启,并关闭其它存储器,让一源端装置能读取被开启的存储器内储存的对应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提供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将一第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存入一第一存储器。首先,将一第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存入一第一存储器。再来,将一第二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存入一第二存储器。然后,利用一控制器接收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选择信号。然后,当该选择信号指示选择该第一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时,利用该控制器开启该第一存储器并关闭该第二存储器。当该选择信号指示选择该第二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时,利用该控制器开启该第二存储器并关闭该第一存储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一显示系统的实施例;
图2表示一个提供正确EDID的流程图;
图3表示显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4表示显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5表示一种提供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表示另一种提供延伸显示能力识别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 显示系统
101 显示控制器
102 源端装置
103 换算器
104 第一存储器
105 第二存储器
106 第三存储器
107 控制器
108 显示器
109 致能控制单元
111 第一控制信号
112 第二控制信号
113 选择信号
114 集成电路总线
S 201,S 202,S 203,S 204,S 501,S 502,S 503,S 601,S 602,S 603,S 604,S 605,S 606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