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处理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5777.X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曲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小米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24 | 分类号: | H01L2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制作工艺 半导体基底 加热 加热光束 机台 制作工艺周期 图案化 省略 | ||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是公开一种热处理制作工艺。首先提供一待加热的半导体基底,然后利用至少两个具有不同能量密度的第一加热光束及第二加热光束同时对该半导体基底进行加热。由此,本发明除了可省略现有进行热处理制作工艺时需切换不同机台的麻烦并缩短制作工艺周期,又可改善仅由半导体基底正面加热而产生图案化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制作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至少两个不同能量密度的加热光束同时对一半导体基底进行加热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越来越精密,集成电路也发生重大的变革,使得电脑的运算性能和存储容量突飞猛进,并带动周边产业迅速发展。而半导体产业也如同摩尔定律所预测的,以每18个月增加一倍晶体管数目在集成电路上的速度发展着,同时半导体制作工艺也已经从1999年的0.18微米、2001年的0.13微米、2003年的90纳米(nm),进入到2005年65纳米,并朝向45纳米迈进。因此,伴随着半导体制作工艺的进步和微电子元件的微小化,单一芯片上的半导体元件的密度越来越大,相对地元件之间的间隔也越来越小。在此情形下,各种半导体制作工艺皆面临新的挑战与瓶颈,必须不断研发出能符合高集成度要求的新制作工艺技术。
现今采用上述快速热处理制作工艺,包括以高温炉管或激光退火等制作工艺时仍产生许多问题。举例来说,以高温炉管进行的快速热处理制作工艺以及以激光进行的毫秒退火制作工艺分属不同的设备机台,因此若一MOS晶体管制作工艺中需要进行两种制作工艺,必须先将一待加热的晶片移至一机台进行其中一项热处理,然后等完成后再将晶片移至另一个机台进行另一项热处理,在机台的切换上不但耗费时间,又延长了整个制作工艺的周期(cycle time)。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一待加热的半导体基底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热制作工艺所伴随的问题。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是揭露一种热处理制作工艺。首先提供一待加热的半导体基底,然后利用至少两个具有不同能量密度的第一加热光束及第二加热光束同时对该半导体基底进行加热。由此,本发明除了可省略现有进行热处理制作工艺时需切换不同机台的麻烦并缩短制作工艺周期,又可改善仅由半导体基底正面加热而产生图案化现象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处理制作工艺。首先提供一待加热的半导体基底,然后利用至少两个具有不同能量密度的第一加热光束及第二加热光束同时对该半导体基底进行加热。由此,本发明除了可省略现有进行热处理制作工艺时需切换不同机台的麻烦并缩短制作工艺周期,又可改善仅由半导体基底正面加热而产生图案化现象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小米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小米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多晶硅肖特基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