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5412.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8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庆;杨涛;林九川;王永剑;曲洋;彭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取证 数据 社交 关系 预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及其方法,基于手机取证数据,该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虚拟身份信息串并处理模块、训练样本获取模块、层次聚类模块、模型训练模块和泛化模块,实现对手机取证数据的预处理,去除脏数据,以多分类模型对手机取证数据中的通讯行为等数据进行迭代训练,得到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社交关系的分类器,并用于社交关系的预测,从而支持决策分析。采用本发明的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及其方法,弥补了现有情报分析手段中面对海量、复杂的网络空间数据缺乏有效分析手段的不足,给出一种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自然人社交关系预测系统,挖掘潜在的知识供情报分析人员研究、判断并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机器学习的社交关系识别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行为数据大量的被记录存储,网络空间行为数据日趋复杂、多样,给情报分析人员的分析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目前,对于取证数据的分析技术,基本采用传统的碰撞分析等方法,此类方法不再适用对海量、类型复杂多样的数据分析。而机器学习,大规模图计算等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隐藏的、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知识、规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下面提出一种能够对海量、类型复杂多样的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该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及其方法具体如下:
该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虚拟身份信息串并处理模块、训练样本获取模块、层次聚类模块、模型训练模块和泛化模块,其中:
所述的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以实现对手机取证数据的预处理,获取处理后手机取证数据,并从所述的处理后手机取证数据中获取虚拟身份信息;
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包括多个不同的数据解析协议,用以对所述的处理后手机取证数据进行解析和还原,以获取该处理后手机取证数据中的数据行为信息,并对其获取的数据行为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的虚拟身份信息串并处理模块用以对所述的手机取证数据中包含的虚拟身份信息进行串并处理、获取该手机取证数据中包含的社交关系;
所述的训练样本获取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的社交关系和所述的手机取证数据获取初始训练样本;
所述的层次聚类模块用以对所述的初始训练样本进行层次聚类运算,以合并所述的社交关系中包含的冗余关系类,确定最终关系类,以获取最终训练样本;
所述的模型训练模块用以实现对所述的最终训练样本的训练,以获取社交关系预测模型;
所述的泛化模块用以对所述的社交关系预测模型进行泛化,以获取一适用于未知社交关系预测的社交关系预测分析模型;
且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一社交关系紧密度衡量评价模块,所述的社交关系紧密度衡量评价模块用以对该模块内输入的所述的社交关系进行紧密度评价指标的统一管理。
较佳地,所述的模型训练模块包括一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模块。
该利用以上系统实现基于手机取证数据的社交关系预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系统对所述的手机取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以获取处理后手机取证数据、所述的虚拟身份信息和该手机取证数据中包括的对象;
(2)所述的系统解析并还原所述的处理后手机取证数据,以获取同一对象完整的数据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