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823.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可祥;杨伟声;木锐;白玉琢;龚云辉;王元康;薛经纬;朱俊;王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G02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吴小旭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氧化三钛膜层 二氧化硅膜层 滤光膜 截止型 滤光片 偶数层 奇数层 双带通 制备 复合 飞机座舱 裸眼观察 膜系结构 夜间观察 夜视镜 周期数 最外层 座舱 膜层 仪表 观察 | ||
本发明提供的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膜系结构为(LH)S;其中,L为二氧化硅膜层;H为五氧化三钛膜层,S为周期数,取值为21‑23;与基片相邻的膜层为第1层,采用五氧化三钛膜层,几何厚度为177‑178nm;最外层为第2S层,采用二氧化硅膜层,几何厚度为178‑179nm;第2‑S层中,偶数层均为二氧化硅膜层,偶数层的几何厚度为50‑101nm,奇数层均为五氧化三钛膜层,奇数层的几何厚度为30‑50nm。本发明还提供具备上述滤光膜的滤光片以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飞机座舱照明不干扰夜视镜对外观察,同时也不影响对座舱内仪表的裸眼观察,提高飞行员的夜间观察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飞行员在夜间飞行时,为了使其视觉不受座舱照明和座舱内仪表的影响,需要佩戴夜视镜。C类NVIS(夜视系统)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可以实现飞机座舱照明不干扰飞行员对外观察,同时也不影响其对座舱内仪表的裸眼观察,实现夜视兼容。因此,该类夜视镜可用于现役飞行器的夜视兼容改装,或为飞行员配置,以提高飞行员的夜间飞行器控制水平。但是,现有的C类 NVI S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的膜系结构复杂,导致其制备工艺困难,使得制成的滤光膜的功能不稳定。可见,现有的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片存在膜系结构不合理,制备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能够有效过滤机舱内照明光波,以防止飞机座舱照明对眼睛的影响;同时能够使飞行器的夜视系统产生的光线透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双带通截止型复合滤光膜,膜系结构为满足λ/4周期性的膜堆(LH)S,
其中,L为二氧化硅膜层;H为五氧化三钛膜层,S为周期数,取值为21-23;与基片相邻的膜层为第1层,采用五氧化三钛膜层,所述第1层的几何厚度为177-178nm;最外层为第2S层,采用二氧化硅膜层,所述第2S层的几何厚度为178-179nm;第2-S层中,偶数层均为二氧化硅膜层,偶数层的几何厚度为50-101nm,奇数层均为五氧化三钛膜层,奇数层的几何厚度为30-50nm。
优选地,S取值为22。
本发明制成的滤光膜,在波段540-585nm内透过率最大值低于2%,在 653-671nm处任意波长的透过率有一点要达到50%,671-725nm波段的透过率至少大于50%。725-950nm波段的透过率至少大于92%,透过率平均大于 97%,红外波段几乎能透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1层的几何厚度为177.05nm;第2层的几何厚度为75.76nm;
第3层的几何厚度为37.27nm;第4层的几何厚度为78.89nm;
第5层的几何厚度为47.18nm;第6层的几何厚度为53.49nm;
第7层的几何厚度为38.58nm;第8层的几何厚度为82.23nm;
第9层的几何厚度为46.44nm;第10层的几何厚度为88.18nm;
第11层的几何厚度为51.41nm;第12层的几何厚度为92.54nm;
第13层的几何厚度为51.8nm;第14层的几何厚度为83.65nm;
第15层的几何厚度为38.36nm;第16层的几何厚度为59.64nm;
第17层的几何厚度为35.24nm;第18层的几何厚度为75.89nm;
第19层的几何厚度为49.73nm;第20层的几何厚度为94.78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