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0618.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研;于洋;张亮亮;高小丽;刘鸿明;王丽;王林;王畅;齐达;马海龙;田贵昌;鲍成人;窦爱民;李自洋;王勇围;巫雪松;李润昌;周旬;夏银峰;张环宇;李悦;韩乐;银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02 | 分类号: | B21B3/02;B21B37/00;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镀锌 双相钢 表面 粗糙 缺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包括:在热轧卷生产过程中,层流冷却采用U型卷取冷却模式;热轧卷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本发明通过工艺优化,提升抗轧裂能力并进一步克服由于浅层轧裂导致表面粗糙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对钢铁的需求包括良好的强度、优良的成型性,良好的耐蚀性、可焊接性及涂装性能等。高强钢除了需要满足安全性需求外,表面质量也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生产600MPa以上强度级别的热镀锌双相钢时,镀锌厚表面出现明显的粗糙现象,严重影响了热镀锌双相钢表面质量。
传统的传统热镀锌双相钢加工工艺导致,其表面粗糙程度不可控,导致表面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热镀锌双相钢加工工艺导致热镀锌双相钢表面质量差,粗糙程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包括:
在热轧卷生产过程中,层流冷却采用U型卷取冷却模式;
热轧卷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
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总压下率的具体选择,依据带钢厚度确定;按照下表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成分设计步骤;
所述成分设计步骤包括:
在带钢生产时,增加含量大于等于0.2%的Mo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成分设计步骤还包括:
在带钢生产时,Cr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5%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成分设计步骤还包括:
带钢合金元素组分及含量百分比为,Si:0.19%、Mn:1.50%、Cr:0.19%、Mo:0.25%。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从热轧卷的冷却、卷取以及冷轧的工艺环节进行工艺优化,克服表面粗糙程度高的缺陷;具体来讲,在热轧卷的层流冷却段进行U型卷取冷却模式,卷取过程中,头部30米以及尾部80米范围内,采用620℃的卷取温度;带中位置采用550℃的卷取温度;获得较均匀的针状铁素体加细小珠光体组织,从而在冷轧过程中抑制表层轧裂;避免了传统双相钢生产过程普遍采用的恒温卷取措施,从而克服了对通卷性能稳定性和组织均匀性不利的影响。在冷轧过程中,总压下率控制在70%或者70%以下,有效降低带钢表层应变,从而降低冷轧板表面轧裂的风险;或者进一步严格限制总压下率到60%甚至55%,从而大幅削弱低带钢表层应变,降低轧裂风险;从而整体上通过抑制表面轧裂,抑制由之导致的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锌层不均引起的表面粗糙问题。
进一步地,在成分设计上,通过增加Mo元素,比如至少含量0.2%,通过Mo元素的强淬透性作用,强化热轧部表面,抑制冷轧过程中的浅表层开裂;配合上述加工工艺,使得镀锌双相钢具备来那个好的抗开裂能力,使得表面粗糙程度大幅削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消除镀锌双相钢表面粗糙缺陷的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