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入动力耦合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5716.X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捷;黄键;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林祥翔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动力 耦合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动力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输入动力耦合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提高经济性和动力性,一些双行星排双电机动力耦合总成在纯电车上得到应用。申请号为CN20131011774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机耦合变速装置,由两组行星排、两个电机、两个离合器和一个锁止器组成,通过对离合器和锁止器的控制实现系统的动力耦合。申请号为CN20141058488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动力耦合驱动结构,由两组行星排、两个电机、2个减速器和三个锁止器组成,可以实现包括两电机单独驱动模式、双电机转速耦合驱动模式、双电机转矩耦合驱动模式在内的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车辆不同的行驶要求。
专利CN201310117747.0中采用共太阳轮的结构方案,导致1号电机单驱起步时传动比不大而需要增加电机最大转矩,这显然带来电机成本和体积的增加。此外,在转矩耦合工作模式与转速耦合工作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同时操控两个离合器和一个锁止器,其联动控制装置和操控复杂,否则易造成模式切换冲击。
专利CN201410584883.5采用共齿圈的结构方案,为弥补1号电机单驱时动力从齿圈到行星架输出的不足,在系统种增加了减速器设计。此外,在两个齿圈之间采用联轴器设计,这将使系统更加复杂,而且增加成本和存在一定噪声。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联动结构简单,且无模式切换冲击产生的双输入动力耦合器及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双输入动力耦合器,包括主驱电机、辅驱电机、第一周转轮系、第二周转轮系、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和动力输出轴;
所述第一周转轮系包括齿圈、行星轮、行星架和太阳轮,齿圈与主驱电机传动连接,行星轮通过行星架设置于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行星轮与太阳轮外啮齿啮合,行星轮与齿圈内啮齿啮合,太阳轮的输入轴与辅驱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周转轮系包括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齿圈和太阳轮,行星架连接于第一周转轮系的齿圈,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第一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通过行星架设置于齿圈于太阳轮之间,第一行星轮与齿圈内啮齿啮合,第二行星轮与太阳轮外啮齿啮合,行太阳轮的输入轴连接于第一周转轮系的行星架,齿圈连接于动力输出轴;
所述第一制动器为辅驱电机的转子的制动器;
所述第二制动器为第一周转轮系的行星架的制动器;
所述第三制动器为第一周转轮系的齿圈的制动器;
包括主驱电机驱动模式、辅驱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转矩耦合驱动模式和双电机转速耦合驱动模式;
所述主驱电机驱动模式为:第一制动器制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释放;
所述辅驱电机驱动模式为: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释放,第三制动器制动;
所述双电机转矩耦合驱动模式为:第一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制动,第二制动器释放;
所述双电机转速耦合驱动模式为: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释放。
进一步优化,所述主驱电机通过定轴轮系与第一周转轮系的齿圈传动连接,所述定轴轮系的输入轴连接于主驱电机,所述定轴轮系的定轴轮与第一周转轮系的齿圈外啮齿啮合。
进一步优化,所述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为1.5-3。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周转轮系的齿圈的齿数与第一周转轮系的太阳轮的齿数之比为2:1。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周转轮系的齿圈的齿数与第二周转轮系的太阳轮的齿数之比为2:1。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的汽车安装有上述的双输入动力耦合器。
发明人又提供了一种双输入动力耦合器,包括主驱电机、辅驱电机、第一周转轮系、第二周转轮系、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和动力输出轴;
所述第一周转轮系包括齿圈、行星轮、行星架和太阳轮,齿圈与主驱电机传动连接,行星轮通过行星架设置于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行星轮与太阳轮外啮齿啮合,行星轮与齿圈内啮齿啮合,太阳轮的输入轴与辅驱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周转轮系包括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齿圈和太阳轮,行星架连接于第一周转轮系的齿圈,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第一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通过行星架设置于齿圈于太阳轮之间,第一行星轮与齿圈内啮齿啮合,第二行星轮与太阳轮外啮齿啮合,行太阳轮的输入轴连接于第一周转轮系的行星架,齿圈连接于动力输出轴;
所述第一制动器为辅驱电机的转子的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5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床传动轴用轴套(F22)
- 下一篇:走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