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气体为介质的加热/冷却装置及钎焊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1690.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 |
主分类号: | B23K1/012 | 分类号: | B23K1/012;B23K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杨娜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管道 加热/冷却装置 加热部 冷却部 钎焊炉 动力装置 内腔 体内 供气装置 冷气通道 连接炉体 炉体外部 热气通道 循环加热 循环冷却 受热 轻量化 换热 炉体 钎焊 出口 | ||
一种以气体为介质的加热/冷却装置及钎焊炉,所述加热/冷却装置包括设于炉体外部的加热部和冷却部,加热部和冷却部的两端连接循环管道,形成热气通道和冷气通道;循环管道还连接供气装置和动力装置,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炉体的入口和出口,通过动力装置将经过加热部或冷却部的气体引至炉体内,流入工件的内腔;经换热后的气体从出口再次流至循环管道内,对工件的内腔进行循环加热或循环冷却。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钎焊炉。本发明一方面能够节省炉体内的其它部件或结构设计,使得炉体的体积可以设计的更小,大大提高轻量化;另一方面,能够缩短工作时间;使工件受热或受冷更均匀,大大提高钎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以气体为介质的加热/冷却装置及钎焊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钎焊炉对中空的工件进行加热或冷却时,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或装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加热、冷却,且通常炉体内要设置多个腔室,如加热腔和冷却腔,使得炉体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另外,工件表面通常采用电热元件进行辐射式加热,加热慢,工件表面受热不均匀,加热完毕后需要再将工件输送至冷却腔冷却,不能一次性完成加热和冷却,大大提高工作时间,降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受热或受冷均匀,工作效率高的以气体为介质的加热/冷却装置及钎焊炉,能够有效减小炉体体积,提高轻量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之以气体为介质的加热/冷却装置,包括设于炉体外部的加热部和冷却部,加热部和冷却部的两端连接循环管道,形成热气通道和冷气通道;循环管道还连接供气装置和动力装置,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炉体的入口和出口,通过动力装置将经过加热部或冷却部的气体引至炉体内,流入工件的内腔,经换热后的气体从出口再次流至循环管道内,对工件的内腔进行循环加热或循环冷却;所述加热部和冷却部设于炉体的外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仅通过向炉体内引入热气体或冷气体,就可对工件一次性完成加热和冷却,缩短了工件处理时间;
(2)轻量化:通过将加热部和冷却部设于炉体的外部,能够节省炉体内的其它部件或结构设计,炉体内无需设置任何腔室,只需放置工件即可,炉体的体积可以设计的更小,大大提高轻量化;
(3)工件受热或受冷均匀:通过将热气体或冷气体充入工件内腔,相比对工件的外表面采用辐射加热或冷却的方式而言,一方面能够缩短加热或冷却时间;另一方面,热气体或冷气体能够直接充满工件内腔,使工件受热或受冷更均匀,不大大提高工件处理质量;
(4)安全性高:热气体或冷气体不断循环式的流动,不易使炉腔内产生较大的压力,提高安全性能;
(5)适用范围广:从工件的内腔进气进行加热和冷却,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工件,如弧形或其它异形结构,相比现有通过压板压紧进行加热或冷却,若工件形状异形,则不易压紧,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钎焊质量。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为引风机和/或鼓风机。引风机用于从炉体的出口后侧进行引风,强制进行气体循环;鼓风机用于从炉体的入口前侧进行鼓风,强制将气体鼓入炉体,进行循环。
进一步,所述加热部和冷却部各自连接一条循环管道,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或者所述加热部和冷却部连接在一条循环管道的两条支路上,即加热部支路和冷却部支路;或者所述加热部和冷却部连接在一条循环管道的两条支路上,即加热部支路和冷却部支路,加热部支路和冷却部支路上均设有阀门;或者所述加热部和冷却部连接在一条循环管道的两条支路上,即加热部支路和冷却部支路,加热部支路和冷却部支路的相接处设有前电动阀和后电动阀,进行热气通道和冷气通道的切换。其中,前电动阀和后电动阀优选为三通阀,实现热气通道和冷气通道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未经张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