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装置及无负压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1049.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2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石绍广;张秀顺;陈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特淂威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0;B01D46/52;B01D46/42;B01D53/78;B01D53/40;E03B11/06;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负压供水设备 壳体 进气口 空气净化装置 污染物 二级过滤装置 三级过滤装置 酸碱中和反应 一级过滤装置 负压抑制器 大气连通 二次污染 流通方向 市政供水 依次设置 中小颗粒 出气口 大颗粒 空气污染 连通 体内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无负压供水设备,涉及市政供水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出气口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负压抑制器的进气口连通;壳体的进气口与大气连通;沿着气体的流通方向,壳体内依次设置有用于除去大颗粒污染物的一级过滤装置、用于除去中小颗粒污染物的二级过滤装置和通过酸碱中和反应除去空气有害气体的三级过滤装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污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供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住在高层建筑内的居民常常会遇到因水压不够无法正常使用自来水的问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水源压力不够,导致自来水无法送至高层用户。
2、通常将供水设备串联在自来水管网上为用户供水。
因此当某个区域内的用户用水时,会使这一区域的管道压力下降,产生负压,从而影响到其它住户的正常供水。
为了解决供水时产生负压、影响用户的用水量的问题,无负压供水设备就此出现。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
无负压供水设备能够实现有效避免负压的产生的原因就是能够向稳流储能器内导入空气从而实现消减负压,但是,由于现在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导入的空气会直接与水接触造成水的二次污染,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并没有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空气净化装置和无负压供水设备,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污染造成水的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于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出气口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负压抑制器的进气口连通;壳体的进气口与大气连通;沿着气体的流通方向,壳体内依次设置有用于除去大颗粒污染物的一级过滤装置、用于除去中小颗粒污染物的二级过滤装置和通过酸碱中和反应除去空气有害气体的三级过滤装置;
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桶壁和桶底均为高效空气过滤器制成,所述过滤桶的开口位于第一引风机的出风口;所述二级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设置于所述过滤桶背离所述第一引风机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引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过滤桶的桶底正对,用于将过滤桶内的空气经桶壁或桶底的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吸出;
所述第二引风机的进气口具有盘形引流道,所述引流道的进口与过滤桶正对,且所述引流道的进气口的面积和形状与壳体宽度横截面相同;
一级过滤装置包括沿着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网和第一引风机,一级过滤网与气体的流动方向垂直设置;
过滤桶内设置有离心机,用于加速空气向过滤桶的内壁扩散。
进一步的,一级过滤网为无纺布材质。进一步的,过滤桶的桶壁为多层且具有褶皱。
进一步的,三级过滤装置位于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三级过滤装置具有可以容纳碳酸钠液体的腔室,用于中和酸性有害气体。
进一步的,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有害气体检测装置,位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出气口,用于检测经过净化的空气的净化程度。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负压抑制器和与负压抑制器连接的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特淂威节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特淂威节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