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口投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0921.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田播源;朱富林;曹建;李彪;刘卫红;陈平;王淑;庞晓坤;刘颖;陈健;姜锋;刘连玉;吴太植;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件 管体 第二管 球体 井口投球装置 热介质 顶撑 管体侧壁 内部通道 球体下落 上端侧面 投球打压 向上延伸 轴向移动 斜向上 错开 封堵 井口 容置 体侧 下端 吊装 申请 施加 延伸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其上端侧面用于与热介质源相连通,其顶端用于吊装连接,其下端用于与井口相连接;设置在第一管体侧壁上的第二管体,其与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且斜向上延伸;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二管体中且能在其中沿轴向移动的移动件;设置在第二管体侧壁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三管体,其中容置有球体;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移动件至少部分地封堵第三管体,移动件对球体施加顶撑作用力以防止球体下落;当移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移动件与第三管体相错开,移动件撤去对球体的顶撑作用力。本申请的井口投球装置能够同时实现热介质导入和投球打压。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口投球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稠油的开采难度相对较大,各种用于稠油开采的井下工具通常会面临着高温(320℃以上)高压的井内环境。而在实验室中模拟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为各种井下工具提供试验手段,对其在进入现场使用前进行性能测试,可以有效地指导这些工具的设计,提高其质量,从而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率。
在高温高压模拟油井中进行性能测试的一类比较重要工具为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例如封隔器、悬挂器等。这类工具除了需要模拟井下的高温高压环境,还需要提供投球打压坐封手段。一般地,高温高压模拟油井大多采用热介质井内循环的方式,在油井内热介质循环加热达到指定温度后,再进行投球打压。这就使得高温高压模拟油井井口需要配套装置来实现高温高压热介质循环和投球打压两种功能。因此,研制能够同时实现热介质导入和投球打压两种功能的井口投球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其能够同时实现热介质导入和投球打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侧面用于与热介质源相连通以使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用于吊装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用于与井口相连接;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且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
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上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管体中容置有球体;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沿轴向移动;
所述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至少部分地封堵所述第三管体,从而所述移动件对所述球体施加顶撑作用力以防止所述球体下落;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三管体相错开,从而所述移动件撤去对所述球体的顶撑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封堵面,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一封堵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适配;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封堵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远离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的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封堵面,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封堵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适配;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0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