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泵和供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7481.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肇振;武晟锋;谢志远;张新明;何彦斌;李长江;刘立朝;史阔天;喻兴超;岳永亮;贺明贤;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10 | 分类号: | F02M37/10;F02D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供油 系统 | ||
1.一种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10),所述泵体(10)具有柱塞腔(10b)、储油腔(10g)、主吸油口(10a)、副吸油口(10e)和出油口(10h),所述柱塞腔(10b)适于通过所述主吸油口(10a)与主油箱(210)连通,所述储油腔(10g)适于通过所述副吸油口(10e)与副油箱(220)连通,所述柱塞腔(10b)和所述储油腔(10g)均与所述出油口(10h)连通;
柱塞(20),所述柱塞(20)沿轴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柱塞腔(10b)内,且所述柱塞(20)具有柱塞通油孔(22a),所述柱塞通油孔(22a)可选择性地开闭;
传动件和驱动件(40),所述驱动件(40)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柱塞(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腔(10b)与所述出油口(10h)之间设有文丘里管(10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10c)与所述出油口(10h)之间设有缩口管(10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0)还具有射流腔(10f),所述储油腔(10g)通过所述射流腔(10f)与所述副吸油口(10e)以及所述出油口(10h)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0)包括前泵体(11)和后泵体(12),所述柱塞腔(10b)、所述文丘里管(10c)和所述缩口管(10d)沿轴向依次设在所述前泵体(11)上,所述柱塞腔(10b)的一端敞开以形成所述主吸油口(10a),所述出油口(10h)设在所述后泵体(12)上,且所述后泵体(12)与所述前泵体(11)的远离所述主吸油口(10a)的一端相连以限定出环形的所述储油腔(10g)和所述射流腔(10f)。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0)包括:
定子(41),所述定子(41)具有定子腔;
动子(42),所述动子(42)沿轴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定子腔内且与所述传动件相连;
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弹性连接在所述动子(42)与所述泵体(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柱塞连杆(30),所述柱塞(20)包括:
柱塞本体(22),所述柱塞本体(22)套设在所述柱塞连杆(30)上,且与所述柱塞腔(10b)密封配合,所述柱塞通油孔(22a)设在所述柱塞本体(22)上;
柱塞盖(21),所述柱塞盖(21)固定连接在所述柱塞连杆(30)上,且具有封堵部(21a),所述封堵部(21a)可选择性地封堵所述柱塞通油孔(22a);
轴向限位件(23),所述轴向限位件(23)与所述柱塞连杆(30)固定连接且轴向限位所述柱塞本体(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通油孔(22a)为沿轴向的圆柱孔,所述柱塞通油孔(22a)为多个,多个所述柱塞通油孔(22a)均布在所述柱塞本体(22)上。
9.一种供油系统(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油箱(210);
副油箱(220);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泵(100),所述燃油泵(100)的驱动件(40)为电控式;
转换器(420),所述转换器(420)与所述驱动件(40)相连,且适于与电源相连;
控制单元(410),所述控制单元(410)设置成适于根据发动机(300)的进气压力信号向所述转换器(420)输入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油系统(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210)的底壁具有凹槽(211),所述燃油泵(100)安装在所述主油箱(210)内且设置为所述主吸油口(10a)位于所述凹槽(211)内,所述主油箱(210)内设有主油位传感器,所述主油位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凹槽(211)外且与所述控制单元(41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4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油压力调节器
- 下一篇:燃料喷射系统中的燃料供给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