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菇纯菌丝母种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7271.4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双孢菇 菌丝 混合料液 母种 葡萄糖 南瓜液 灭菌 琼脂 南瓜 培养基斜面 培养基原料 高温灭菌 凝固成型 培养基 灭菌箱 子实体 小刀 滴入 分装 加水 菌柄 内液 去皮 煮熟 加热 过滤 切除 溶解 取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菇纯菌丝母种的培养方法,主要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培养基原料:南瓜1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克;二、将南瓜去皮,加水1000克煮熟过滤得南瓜液;三、在南瓜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和后加热至80℃~100℃溶解成为混合料液;四、将混合料液分滴入十支试管中;五、将分装了混合料液的十支试管放进灭菌箱中进行高温灭菌;六、培养基斜面的形成:将灭菌完后的试管一起取出与平面成三十度角放置,使试管内液面成斜面凝固成型;七、取灭菌小刀在双孢菇子实体菌柄上部中间切除出一小块组织,夹进试管内的培养基斜面中央,放进培养箱内培养得双孢菇纯菌丝母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菇纯菌丝母种的培养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5厘米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或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开燥时边缘开裂。菌肉白色,厚。菌褶粉红色呈褐色,黑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粗短,圆柱形,稍弯曲,1-9×0.5-2厘米,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内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部,易脱落。担子上有两个担孢子,所以称为双孢蘑菇,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光滑,6.5-10×5-6.5微米。
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我国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双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所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g、脂肪3.6g、碳水化合物31.2g、磷718mg、铁188.5mg、钙131mg、灰分14.2mg、粗纤维6g,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印褐色。菌丝爬土能力中等偏强,扭结能力强,成菇率高,菇体不易脱柄,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较弱的散射光及和缓的通风,生物转化率为7~10kg/平方。较高温型,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10~32℃,适宜温度24~28℃,子实体生长温度10~24℃,适宜温度14~20℃。菇房空气相对温度90%左右。
双孢菇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距今约有300年。是世界食用菌生产中最大的一个菇种,分布地域较广泛。世界蘑菇的产量以美国最多,我国处于第二位。此外,在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德国、加拿大、爱尔兰、比利时、印度尼西亚、匈牙利和墨西哥等国均有较大规模的生产。我国人工栽培在1935年开始试种,多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及南方的一些省份。
发明内容
双孢菇人工栽培所需的菌种也可人工培养而得,可通过培养基的制作和子实体的提取进行培养。通过双孢菇母种菌丝的培养获得菌种,解决双孢菇大量人工栽培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冈菌纯菌丝母种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炭角菌科真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