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醚酮材料及基于等离子体浸没注入的改性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49562.0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6702341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9
发明(设计)人: 王怀雨;刘涵霞;童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中科摩方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14/48 分类号: C23C14/48;C23C14/06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杨雯茜;姚亮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醚醚酮材料 等离子体浸没 改性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薄膜 离子注入技术 生物活性材料 应用 功能性材料 活性官能团 生物相容性 修复骨缺损 表面沉积 力学性能 生物活性 再生材料 再生功能 主体材料 沉积 新骨 引入 生产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材料及基于等离子体浸没注入的改性方法与应用。该改性方法包括:通过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在聚醚醚酮材料的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或者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并引入含氮活性官能团,得到表面改性后的聚醚醚酮材料。该表面改性后的聚醚醚酮材料可应用于医用再生材料、功能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领域。本发明的改性方法在不降低主体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聚醚醚酮材料表面的生物活性,使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使其达到了在修复骨缺损的同时也促进新骨再生功能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的表面改性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利于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醚酮材料及基于等离子体浸没注入的改性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科材料植入是现代医学中用于目前临床治疗骨缺损病患的常见方法,其最大优点在于避免了自体骨移植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及异体骨移植所带来的病毒感染风险和严重免疫排斥反应。在已应用于临床的诸多骨科植入材料中,医用钛合金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及对成骨细胞和组织的相容性而最为广泛使用(Niinomi M.Mechanicalbiocompatibilities of titanium alloy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Journal of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2008;1:30-42)。然而医用钛合金的弹性模量(55~120GPa)比人体皮质骨(17GPa)高出了2~6倍,这也导致了它在植入骨缺损部位后会由于对毗邻骨组织的应力屏蔽效应(stress shielding effect)而不利于植入物与骨组织界面附近的新骨生长。为了解决金属植入物的应力屏蔽问题,弹性模量与人体骨组织接近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医用高分子材料脱颖而出(弹性模量5~8GPa),其高分子链中同时具有刚性的芳香酮结构和柔性的醚键,使得该聚合物刚性与韧性兼备并取得平衡。PEEK作为骨科植入材料,如果通过与活性物质(羟基磷灰石等)共混来改性(Yu S,Hariram KP,Kumar R,Cheang P,Aik KK.In vitro apatiteformation and its growth kinetics on hydroxyapatite polyetheretherketonebiocomposites.Biomaterials 2005;26:2343-2352;Wong KL,Wong CT,Liu WC,Pan HB,Fong MK,Lam WM,Cheung WL,Tang WM,Chiu KY,Luk KD,Lu WW.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in vitro response of strontium-containing hydroxyapatite/polyetheretherketone composites.Biomaterials 2009;30:3810-3817),其力学性能发生改变后往往导致其与相邻骨组织不匹配,而对PEEK进行表面改性修饰则能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

所谓表面改性,是指只改变试样表面性质而不影响基底材料的特殊样品处理方法。PEEK在生理环境中非常稳定,其在植入人体后与周围组织接触作用的仅是表面很小的厚度范围,对PEEK试样进行表面改性修饰不仅有效可行,其本身令人满意的力学性能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在材料表面改性的诸多方法中,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简称PIII)是一种将等离子体浸没和离子注入结合使用的表面改性技术(Chu PK.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plasma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PIII).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Technology B 2004;22:289-296),具有自己的特色之处:PIII处理试样过程中,样品首先浸没在等离子体的氛围中,然后通过脉冲负偏压对样品表面进行间歇式的离子注入改性。通过选择特定的实验参数,PIII在离子注入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具有沉积的作用(PIII&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科摩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科摩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9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