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污秽物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9282.1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军;刘辉;姚金霞;沈庆河;孟海磊;杨波;孙晓斌;黄振宁;刘嵘;张洋;漆照;张思远;马思源;班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污秽 成分 分析 输电 线路 路径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秽物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方法,包括:在线路拟途经区域选点悬挂绝缘子,进行自然污秽的采集;测试自然污秽等值盐密和灰密;对自然污秽进行可溶性离子成分分析;依据离子成分分析结果,选择对应的盐与硅藻土结合,形成模拟污秽;将定量模拟污秽涂覆在一定面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检测憎水性、憎水迁移性;将定量模拟污秽涂覆在一定面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对试品进行闪络试验,得到闪络电压。对不同区段的污秽物憎水性检测和污秽闪络电压结果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憎水性较高、污秽闪络电压较高的污秽物,具备该污秽物的区段为推荐线路途经区域。本发明能够全面的评价线路路径的污染严重程度,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污秽物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路径选择和勘测是整个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施工、运行条件起着重要作用。既要合理的缩短路径长度、降低线路投资,又要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方便。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石化企业、有色金属、磷肥厂、酸碱盐化工业、钢铁工业等排出的污染物组成与工业企业性质密切相关。汽车、船舶、飞机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田间施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形式逸散到大气中,造成大气农药污染。此外还有秸秆焚烧等。
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由于其分布广泛,常面临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的加剧,高压外绝缘设备表面上沉积污秽,在雾、露、毛毛雨、融冰、融雪等气象条件的作用下,降低了输电外绝缘的电气强度,有可能导致高压外绝缘设备在运行电压下发生污秽闪络事故,导致输电线路无法安全可靠的运行。
因此,如何有效的避免污闪事故的发生,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就必须考虑,有效避开污染源或污染区域,现有的技术手段通常会采用测试自然污秽的等值盐密和灰密,以此来表征环境的污秽度,手段单一,准确度低,并不能全面的反应线路路径的污染严重程度,以及对输电线路外绝缘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基于污秽物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方法,在测试自然污秽等值盐密和灰密的基础上,以全面的评价线路路径的污染严重程度,降低污闪风险,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污秽物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线路拟途经区域选点悬挂绝缘子,进行自然污秽的采集;
步骤二:测试自然污秽等值盐密和灰密;
步骤三:对自然污秽进行可溶性离子成分分析;
步骤四:依据离子成分分析结果,选择对应的盐与硅藻土结合,形成模拟污秽;将定量模拟污秽涂覆在一定面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检测憎水性、憎水迁移性;
步骤五:将定量模拟污秽涂覆在一定面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试品进行闪络试验,得到闪络电压。
步骤六:对不同区段的污秽物憎水性检测和污秽闪络电压结果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憎水性较高、污秽闪络电压较高的污秽物,具备该污秽物的区段为推荐线路途经区域。
所述步骤一中,绝缘子一般悬挂于附近杆塔,选点原则为每5到10公里一处,绝缘子积污时间要大于一个积污季,采集过程中应注意自然污秽的完整。
所述步骤二中,对自然污秽进行等值盐密和灰密的测试;
测试盐密采用定量的水将自然污秽进行溶解,搅拌30分钟,测量水的电导率,根据绝缘子表面积,换算成等值盐密,而灰密的测量采用干燥称量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9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