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3364.5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9 | 分类号: | A23L33/19;A23L33/185;A23L33/18;A23L33/115;A23L33/125;A23L33/10;A23L33/105;A23L33/175;A23L33/16;A23L33/15;A61K38/17;A61P1/16;A61K38/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栗华楠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硬化 营养组合物 营养代谢 制备 营养素 肝细胞再生 肝硬化治疗 功能营养 生化指标 食品领域 营养干预 肝功能 复配 治疗 肝病 人群 恢复 | ||
本发明属于功能营养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我国肝硬化人群的营养代谢特点及所需营养素,科学复配用于肝硬化治疗的营养组合物,通过合理的营养干预,改善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状态、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Child‑Pugh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营养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或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肝硬化患者由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平衡的破坏,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营养不良和代谢障碍。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对葡萄糖的利用减低,而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耗增多;肝硬化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天代谢低夜间代谢高。尽管可以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性肝硬化的进展,通过戒酒缓解酒精性肝硬化,但目前改变肝硬化无特效药,且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睡前加餐是一种缩短空腹期并能提高基质利用率,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的干预措施。作者通过前期临床研究和荟萃分析,总结LES(late evening snack,睡前加餐)对基质利用和营养状态的调节作用,睡前小餐均能减少脂质氧化并能改善氮平衡。日间服用等热量、等氮量的小餐不具有LES的代谢或临床益处。
我国肝硬化人群以病毒性肝病为主要人群,其能量和营养素的代谢特点是:蛋白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氨基酸代谢发生明显异常(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下降);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叶酸、钙、镁、锌、硒摄入量严重缺乏;同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营养不足和营养失衡使得肠绒毛的形态和功能障碍。针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单纯的食品添加剂和/或现有的成品食物作为睡前加餐食品不能达到完全合理化的营养搭配,进而有必要为肝硬化患者提供一款适合其睡前加餐的营养餐包。
本发明依据我国肝硬化人群的营养代谢特点及所需营养素需求进行设计:多种营养成分的有机复合、协同作用,达到辅助肝硬化患者治疗的功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营养组合物,所述营养组合物重量份数组成如下:
浓缩乳清蛋白5-50份,大豆分离蛋白5-50份,玉米低聚肽1-5份,磷脂2-5份,麦芽糊精5-50份,菊粉1-20份,牛樟芝提取物1-3份,牛磺酸1-5份,缬氨酸1-4份,亮氨酸1-6份,异亮氨酸1-4份,精氨酸1-4份,还原型谷胱甘肽1-4份,复合矿物质0.01-0.2份,复合维生素0.05-0.1份;
所述复合矿物质重量份数组成如下:碳酸钙10份、乳酸镁8份、乳酸锌1份;
所述复合维生素重量份数组成如下:维生素A 1份、维生素D 0.002份、维生素E 10份、维生素B1 2份、维生素B2 2份、维生素B6 2份、维生素B12 2份、维生素C 100份、烟酸20份、叶酸1份、泛酸10份;
所述玉米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如下:
(1)向玉米蛋白粉中加入重量体积比10-20倍的水,混合均匀,调整pH8-10,加热至50-80℃保温搅拌20-60min;将料液经过离心分离操作后弃去清液,留用渣料;重复上述步骤1-3次得渣料;
(2)向上述渣料中加入8-15倍的水(m:v)调浆,调节pH8-10,温度50-70℃,按8000-10000U/g玉米蛋白粉添加碱性蛋白酶,酶解2-3h;
(3)降温至30-50℃后,调节发酵液pH至5-7,按10000-15000U/g玉米蛋白粉添加中性蛋白酶,酶解5-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3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粉
- 下一篇:一种剑麻渣膳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