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8692.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懿;王树文;徐洪青;赵学州;崔永香;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尹兵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多普勒 跟踪 环路 范围内 虚假 响应 抑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预设重复频率挑选策略进行重复频率挑选,预设重复频率挑选策略为选择谐波交调杂散信号不落入多普勒跟踪环境范围内的重复频率;对选通控制脉冲的控制电平进行处理,采用脉冲选通处理电路降低控制脉冲电平,并对其进行滤波后送给GaAs开关控制端,以抑制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的虚假响应。本发明采用降低多普勒跟踪环路中开关泄漏能量技术与重复频率选择策略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脉冲信号谐波杂散数量和与因开关泄漏的脉冲谐波能量在关注的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数量最少、能量尽可能低,不影响正常信号检测,从而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普勒雷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中对于多普勒频率进行跟踪滤波,实现相参处理,提取速度信息。经过长时期研究与实践,现在采用最多的是准倒置型和倒置型多普勒跟踪环路组态来消除可能引入的杂波和镜频干扰。对于抑制此类虚假响应研究及解决方法相对成熟。
目前,在多普勒跟踪中通常采用重复频率(PRF)相参脉冲串信号进行信号谱线检查与多普勒测量,在实施速度跟踪的基础上实时提取目标信息。一般选重复频率的主要依据是无模糊测量条件、杂波重叠影响和探测性能,重复频率量级通常为千赫兹级。但随着复合雷达体制的广泛应用,通常设置选通开关进行连续波信号与脉冲信号之间的切换。在开关切换过瞬间,控制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振荡,形成泄漏频谱分量,所以重复频率的选择还应考虑它的谐波产物与接收通道工作频率的谐波产物交调后的杂散分量分布情况。而且开关本身对选通脉冲的响应泄漏程度、不同重复频率会交调产生出不同的杂散频率,都可能在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形成虚假响应,严重影响信号检测。以往对于开关性能指标较多关注的是它的入损耗、隔离度、开关速度等性能,对开关泄漏要求产品手册上一般未标明。
公开号为CN20051002317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校准电路的低中频无线接收机,通过相位的粗、细调和幅度调节有效改善电路、版图不对称及工艺误差导致的相位和幅度失配,从而提高镜频干扰抑制。
公开号为CN190938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及其装置,是利用采样得到的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获取所述频域信号的中值,并对大于该中值门限的频域信号进行衰减,来有效抑制信号中的窄带干扰。
朱庆后曾发表的《接收机虚假响应讨论》论文,文中则是描述了采用滤波和电磁屏蔽等手段来克服接收机内各频率分量在运行中产生的杂散及组合形成虚假信号。
高烽发表的《弹载无线电寻的装置的基本体制》论文中提到多普勒速度跟踪环路四种经典组态及其优缺点,并提到对于现代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多采用倒置型处理方案来提高环路抑制杂波和干扰,降低虚假响应产生可能。
胡丹、任玉兴发表过一篇《低泄漏微波开关的研究与设计》论文,介绍了一种低泄漏开关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的方法,采用降低多普勒跟踪环路中开关泄漏能量技术与重复频率选择策略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脉冲信号谐波杂散数量和与因开关泄漏的脉冲谐波能量在关注的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数量最少、能量尽可能低,不影响正常信号检测,实现系统级的干扰抑制,从而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实际应用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多普勒跟踪环路范围内虚假响应抑制度的方法,其特点是,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重复频率挑选策略进行重复频率挑选,所述的预设重复频率挑选策略为选择谐波交调杂散信号不落入多普勒跟踪环境范围内的重复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8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