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8305.9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华;肖伟;张开悦;刘建国;严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95 | 分类号: | H01M4/1395;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6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用 硅基负极 活性物质 集流体 制备 物理气相沉积 金属合金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 表面粗糙处理 表面粗化处理 电池循环寿命 活性物质表面 电池一致性 集流体表面 多孔金属 硅基材料 环境影响 缓冲空间 活性材料 人为影响 体积膨胀 保护层 大变化 共沉积 结合力 金属箔 金属网 碳材料 锂电池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孔金属、表面粗化处理的金属网或表面粗糙处理的金属箔为集流体,增加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面积及结合力,并为活性物质体积膨胀提供缓冲空间;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在集流体表面共沉积不同比例的硅—金属合金活性物质,在硅—金属合金活性物质表面采用物理气相沉积一层完整的碳材料保护层,形成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硅—金属合金厚度在200nm至4μm,物理气相沉积的碳材料厚度在20nm至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金属包括多孔铜、多孔镍或多孔铝,多孔铜、多孔镍或多孔铝采用隙率从20%至95%,孔径1μm至200μm的原始多孔金属,经过辊压加工至厚度为10μm至100μm;
金属网或金属箔采用厚度7μm至50μm的原始金属网或金属箔,采用如下方法之一对金属网或金属箔进行粗化处理:(1)通过化学刻蚀、电化学刻蚀或者化学&电化学复合刻蚀的方法,在金属网或金属箔表面进行粗化处理;(2)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金属网或金属箔表面沉积金属铜、镍、铁或锡,在金属网或金属箔表面进行粗化处理;(3)采用复合电沉积方式在金属网或金属箔表面沉积铜、镍、铁或锡并复合粒径在20nm至5μm的硅粉、氧化硅粉、锡粉或碳粉,在金属网或金属箔表面进行粗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金属合金活性物质中的金属包括但不限于:(1)能与锂合金化的金属锡、铝、镁或其合金,(2)不能与锂合金化的铜或铜合金;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碳材料或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硅—金属合金所使用的硅靶材是纯度99.99wt%的纯硅靶材,或采用Al+Si=99.95wt%至99.999wt%的硅铝合金靶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硅—金属合金所使用的金属靶材中,镍靶材为NY1标准的镍靶材,其余金属靶材是纯度99.99wt%以上的纯金属靶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碳所使用的碳靶材为纯度在99.999wt%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硅—金属合金时的工艺参数如下:
(1)本底真空度1.0×10
(2)工作真空度1.0×10
(3)氩气采用高纯氩气,纯度在99.999wt%以上,氩气流量20SCCM至80SCCM;
(4)磁控溅射沉积电流采用1A至50A,集流体牵引设备往复运转,集流体运行速度在6cm/min至6m/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硅—金属合金中,硅与总金属的质量比为1:1至2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气相沉积碳材料时的工艺参数如下:
(1)本底真空度1.0×10
(2)工作真空度1.0×10
(3)氩气采用高纯氩气,纯度在99.999wt%以上,氩气流量20SCCM至80SCCM;
(4)磁控溅射沉积电流采用1A至30A,集流体牵引设备往复运转,集流体运行速度在6cm/min至6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83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