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预判转速进行起动机启停起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374.4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控福(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G01R3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预判 起动 启停 二次起动 发动机 关系曲线 历史数据 发动机转速 测试效率 命令传输 起动控制 时间关系 重新起动 滞后 延迟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预判转速进行启停起动的方法,包括:S1:获取起动机启停起动时发动机转速与时间关系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提取二次起动所需的预判转速;S2:每当检测到发动机的转速达到所述预判转速后发出起动命令给所述起动机进行二次起动。该方法通过起动机历史的数据,拟合一条时间与转速的关系曲线,同时根据一般的滞后时间,跟该关系曲线获取预判转速,并控制起动机在发动机达到该预判转速时即可重新起动,使得发动机可以及时进行二次起动,避免了由于软件的命令传输、起动机与发动机间控制延迟等造成的启动滞后的问题,更精准的进行启停起动控制,提高了起动机的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的起动机耐久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预判转速进行起动机启停起动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车辆的燃油消耗,汽车的发动机的自动启停控制技术被开放,为发动机配置了相应的自动启停系统。自动启停技术是指,在车辆停止时自动切断发动机的燃油供给,使发动机停机以节省发动机怠速的燃油消耗,并在车辆准备起步时自动启动发动机,已提供车辆驱动所需要的动力。在自动启停的过程中,自动启停功能会使发动机反复地停机、启动,也即发动机会“反复启停”。
现有的汽车起动机进行耐久测试时,耐久测试的次数为20万次或30万次,采集启动信号的电压、电流、转速、温度,判断其性能,通过历史数据曲线查看其衰减特性。
启停起动,如二次起动。该过程会对转速有要求,一般为350R,250R,50R,需要较为精准的获取二次起动时的转速。常规的先获取曲线,再根据曲线获得该几个转速以控制启停起动的过程是滞后的,即当获取了该转速在进行控制启停起动,此时信号的获取存在延后(获取到转速数据时转速已发生变化),而现有的软件给出起动信号到硬件执行完成也存在滞后性。
由于现有的软件给出起动信号到硬件执行完成也存在滞后性。因此需要提前预测转速,以预判转速寻找提前发出起动信号的时间点进行起动信号的发送,从而更精准的进行启停起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预判转速进行起动机启停起动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起动机测试时,对起动机的启停起动的控制过程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不利于启停起动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预判转速进行起动机启停起动的方法,以实现根据历史数据寻找预判转速,以使系统在达到该预判转速后即可发出启停起动的启动指令,实现汽车的快速及时的二次起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预判转速进行起动机启停起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起动机启停起动时发动机转速与时间关系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数据提取二次起动所需的预判转速;
S2:每当检测到发动机的转速达到所述预判转速后发出起动命令给所述起动机进行二次起动。
较佳地,所述步骤S1中提取预判转速的过程包括:
S11:根据所述历史数据拟合获得一条历史数据的转速下降曲线;
S12:根据所述转速下降曲线提取预设起动转速对应的第一个下降沿的时间值作为参考时间;
S13:在所述下降沿上提取距离所述参考时间前Δt毫秒处转速下降曲线上的转速值,将该转速值设置为预判转速。
较佳地,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包括:
S121:获取来自外部输入的预设起动转速;
S122:基于所述预设起动转速值寻找转速下降曲线上的对应时间点;
S123:根据所述对应时间点寻找位于所述转速下降曲线的上时间值最小的下降沿,将下降沿中的对应时间点作为参考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控福(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控福(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