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1102.7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0 | 分类号: | B60N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靠枕 指令 放气 充气 输入信息 行车 座椅靠枕 乘客 充气部 舒适度 中气囊 气囊 气压 喜好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座椅,其包括:接收行车输入信息,根据所述行车输入信息生成充气指令或者放气指令;根据所述充气指令或者放气指令,控制充气部向靠枕的气囊充气或者放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座椅通过调节靠枕中气囊内的气压,乘客可根据自身喜好来调节座椅靠枕的软硬程度,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乘坐汽车的时间越来越长,从而对乘车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座椅的舒适度要求。为了增加舒适度,乘客一般会在座椅头枕处加装一个靠枕,靠枕内部填充有一定量的絮状材料。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传统的靠枕,乘客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其软硬程度,很难满足不同乘客的舒适度要求;而且在车辆急刹车时,由于传统靠枕内部充填絮状材料,其形变量较小,不能给脖颈足够的缓冲空间,容易损伤脖颈,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座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其包括:接收行车输入信息;根据所述行车输入信息生成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根据所述充气指令或者放气指令,控制充气部向靠枕的气囊充气或放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装置,其包括: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接收行车输入信息,根据所述行车输入信息生成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充放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气指令或放气指令,控制充气部向靠枕的气囊充气或者放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座椅通过设置气囊,乘客可根据自身喜好来调节座椅靠枕的软硬程度,而且还可将气囊设置为多个子气囊,通过调节每个子气囊的气压,可以更精细地调节气囊所形成的形状,更好地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提高乘客体验;在充气部与每个子气囊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气压传感器,可以更好地控制每个子气囊内的充气量和放气量,既可保证气囊内的气压始终在合理范围内,又能提高子气囊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的S130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的S110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的S320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执行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座椅靠枕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包括:
S110,接收行车输入信息,根据所述行车输入信息生成充气指令或者放气指令,;
例如,接收到的行车输入信息可以是语音指令,按键指令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行车输入指令为乘客输入的指令。
接收到的行车输入信息为放气信息,则生成放气指令。如果接收到的行车输入信息为充气信息,则生成充气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1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滑动扶手
- 下一篇:具有枕垫子组件的座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