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0320.9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贾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联新能源产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越来越多的被安装和使用,而现有的充电桩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或者车主在停好车后下车自行将充电枪插进充电口当中,浪费人力,效率低下。同时,人工反复插拔充电枪的过程中由于手动对准充电口存在误差加剧了充电枪的磨损。除此之外,人工操作存在风险,容易出现触电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充电装置,包括顶座、充电头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内部设置有充电部,所述充电头通过卡扣与滑移块连接,所述顶座左右两边对称设有支撑块,所述两块支撑块之间设有第一螺线形杆,所述第一螺线形杆与所述滑移块滑移连接,所述第一螺线形杆一端设有第一电马达,所述第一电马达设于所述支撑块内且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马达与所述第一螺线形杆旋转相连,所述充电头内设有滑移腔,所述滑移腔左右两边壁上分别设有内滑道和外滑道,所述滑移腔内设有衔接件和第二电马达,所述第二电马达与所述滑移腔内的所述充电头里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马达右侧设有第二螺线形杆和螺线形筒套,所述第二螺线形杆与所述第二电马达旋转相连,所述第二螺线形杆与所述螺线形筒套螺线形连接,所述螺线形筒套与所述衔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衔接件左侧的外壁两边设有凸部,所述凸部镶接于所述内滑道内且滑移连接,所述衔接件内部设有空仓和固定滑道,所述空仓与所述固定滑道相贯穿设置,所述空仓里壁上设有导引滑移腔,且内部设置有压合件与所述导引滑移腔滑移连接,所述压合件内设有磁石,所述磁石相对的所述衔接件里壁上设有环形电线绕组,所述压合件两臂的末尾处均设有齿轮组,所述固定滑道内设有弹力件和锁接件,所述锁接件内部与所述弹力件固定连接,所述锁接件前、后两边壁上均设有固定滑移腔,所述固定滑移腔内设置有导引件,所述导引件由导引块和固件组成,所述导引块与所述固定滑移腔滑移连接,所述固件与所述衔接件里壁固定连接,所述锁接件挨近所述齿轮组一侧设有齿部,所述齿部用于与所述齿轮组嵌合连接,所述锁接件外侧设有斜坡,所述衔接件离开所述第二电马达一侧设有通电杆,与所述衔接件相对的所述充电部内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内设有与所述通电杆相连的插口,所述充电口外侧设有与所述斜坡匹配滑移连接的导引面,所述充电口中部两边壁上设有与所述锁接件固定相连的卡槽,所述充电头底部设置有电量测量器,所述电量测量器通过测量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的电压来获通电池充电情况,当电池电量充满电时所述电量测量器表面指示灯亮起。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固定滑道设有两组,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内滑道宽度大于所述外滑道的宽度,且所述内滑道挨近所述外滑道处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弹力件为承压弹力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移腔内设置第二电马达并带动衔接件向滑移腔内部滑移,可以有效防止人员误碰通电杆导致人员触电或者通电杆损坏;通过操控第一电马达进而带动第一螺线形杆旋转,实现滑移块和充电头左右移动从而完成自动插拔,实现自充电,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同时因自动插拔校位准确,可有效减少通电杆的磨损;通过操控磁石与环形电线绕组衔接,带动齿轮组与所述齿部嵌合连接,并操控齿轮组带动锁接件向固定滑道的内部移动,防止意外拉拽拔出通电杆,既可以保障安全又可以提高充电的稳定性;通过斜坡与导引面相连,减少装置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延长充电桩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充电装置插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衔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锁接件回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锁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滑道和外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联新能源产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致联新能源产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0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