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掌叶覆盆子茯砖茶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342.7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甫;周胡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一盅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覆盆子 砖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掌叶覆盆子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盆子茯砖茶原料按质量配制比例:绿毛茶88% , 覆盆子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掌叶覆盆子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盆子茯砖茶还包括如下步骤:
①绿毛茶加工步骤:原料采摘→杀青→揉制→干燥→装袋备用;
②覆盆子叶加工发酵步骤:原料采摘→杀青→揉制→微烘→渥堆→翻茶→干燥→装袋备用;
③混茶步骤:覆盆子茯砖茶原料按质量配制比例;
④发酵步骤:毛茶拼配→拼堆筛分→汽蒸→堆积发酵→散热→蒸茶→紧压→冷却定型→包砖→干燥发花,成品包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掌叶覆盆子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盆子叶加工步骤中:所述微烘的叶片水份50~60%;
所述渥堆的温度为40~50℃,发酵时间为5~7天;
翻堆在茶叶成色达到青褐色时进行,翻堆3次,每次翻堆间隔时间5~7天,水分降低到12%~14%。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型掌叶覆盆子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配就是将加工好的绿毛茶与发酵好的覆盆叶按比例进行拼配成堆;
所述切茶就是将长短不一的茶叶切成1.5~2.5CM的长度;
所述拼堆筛分就是剔除茶叶中的灰粉及杂质;
所述汽蒸环节就是通过汽蒸提升茶叶的温度在40~60℃之间;
所述堆积发酵时温度保持40~60℃度之间进行5~8小时的初发酵;
渥堆5~8小时后进行翻堆散热,以备压制加工;
所述蒸茶紧压冷却定型就是将渥堆后的茶叶进行紧压成型;蒸茶温度保持100-120℃;
所述冷却定型就是砖茶紧压成形后进入特定烘房以备发花干燥;
所述发花干燥过时温度为26~28℃之间,湿度保持75%~80%。
5.一种复合型掌叶覆盆子茯砖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盆子茯砖茶包括如下步骤:
①绿毛茶加工步骤:原料采摘→杀青→揉制→干燥→装袋备用;
②覆盆子叶加工工艺过程:覆盆子叶加工发酵步骤:原料采摘→杀青→揉制→微烘→渥堆→翻茶→干燥→装袋备用;
③混茶步骤:覆盆子茯砖茶原料按质量配制比例:绿毛茶78% , 覆盆子叶12%;
④发酵步骤:毛茶拼配→拼堆筛分→汽蒸→堆积发酵→散热→蒸茶→紧压→冷却定型→包砖→干燥发花,成品包装;
所述堆积发酵步骤为:利用烘干过程中的温度,在45~50℃之间进行渥堆,然后在茶堆温度达到50~60℃,茶叶成色达到青褐色时进行翻堆只需5~7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盆子叶加工步骤中:所述微烘的叶片水份50~60%;
所述渥堆的温度为40~50℃,发酵时间为5~7天;
翻堆在茶叶成色达到青褐色时进行,翻堆3次,每次翻堆间隔时间5~7天,水分降低到12%~14%。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盆子叶加工步骤中:所述拼配就是将加工好的绿毛茶与发酵好的覆盆叶按比例进行拼配成堆;
所述切茶就是将长短不一的茶叶切成1.5~2.5CM的长度;
所述拼堆筛分就是剔除茶叶中的灰粉及杂质;
所述汽蒸环节就是通过汽蒸提升茶叶的温度在40~60℃之间;
所述堆积发酵时温度保持40~60℃度之间进行5~8小时的初发酵;
渥堆5~8小时后进行翻堆散热,以备压制加工;
所述蒸茶紧压冷却定型就是将渥堆后的茶叶进行紧压成型;蒸茶温度保持100~120℃;
所述冷却定型就是砖茶紧压成形后进入特定烘房以备发花干燥;
所述发花干燥过时温度为26~28℃之间,湿度保持75%~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一盅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一盅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3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红茶的茶包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级净化中央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