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韧化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7102.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成家林;初雅杰;杨宗辉;李晓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45/10 | 分类号: | C22C45/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制备 氧化钛粉末 基础合金 强韧化 氧化锆 玻璃复合材料 加工硬化能力 熔化 重量百分比 尺寸金属 感应加热 壳核结构 快速顺序 复合材料 沉淀相 放入 拉伸 坩埚 破碎 凝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韧化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韧的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块体金属玻璃(BMG)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低的弹性模量与大的弹性应变极限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晶态合金的优异力学性能,使得其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结构材料。然而,高度局域化的剪切行为使得BMG材料在没有明显室温宏观塑性变形的情况下,以突然失效的方式发生灾难性断裂,这严重地制约着BMG作为先进结构材料在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室温脆性问题已经发展成为BMG材料应用的重要瓶颈。
为改善BMG材料的室温脆性,2000年美国Johnson研究小组首次通过在Zr-Ti-Cu-Ni-Be合金系中添加Nb合金化元素,制备出微米尺寸β-Zr(Ti)固溶体相增塑的BMG复合材料,其拉伸塑性应变达到3%。随后,陈光等人通过对树枝晶β-Zr(Ti)相固溶体进行球化处理,将BMG复合材料的拉伸塑性提高到6%以上(具有拉伸塑性的大尺寸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99685.6)。但上述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塑性的获得,大幅度降低了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强度,具有优异的拉伸塑性和强度。
本发明的强韧化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选择
所述添加前驱体粉末的的重量为0.5-2%,粉末的颗粒度为1-15μm。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强韧化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的制备工艺为:
第一步:按照基础合金的预定成分进行配比,首先在氩气保护气氛下采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均匀;
第二步:将基础合金破碎成粉末,并添加相应的氧化锆或氧化钛粉末混合均匀,放入石墨坩埚中,感应加热至2000℃,利用氧元素的高温扩散,使添加的氧化锆或氧化钛前驱体粉末转变为高氧含量高熔点的
第三步:利用定向凝固设备,在4mm/s抽拉速率下实施快速顺序凝固,凝固过程中,先析出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7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大断面灰铸铁气缸套组织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下承式折叠桁架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