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0379.1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卢荻;丁孙安;丁祥金;黄增立;陆晓鸣;阮颖华;丁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磐颖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真空 联系 样品 传送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传送系统包括:
真空管道(1);
至少两个样品托即第一样品托(5)和第二样品托(4)及与该至少两个样品托相应的两个真空升降台即第一真空升降台(11)和第二真空升降台(12);
至少一个全机械驱动机械手(9),该全机械驱动机械手(9)至少用于样品(6)在第一 样品托(5)和第二 样品托(4)之间的传送,以及驱动样品(6)的上下面翻转,该全机械驱动机械手(9)包含一个开启推杆(9-1)、至少两个机械手手指(9-2)以及位于机械手手指上的卡样品凹槽,开启推杆(9-1)与该至少两个机械手手指(9-2)通过连杆连接,以驱动该至少两个机械手手指(9-2)的开合;
至少一个样品机械手(7),该样品机械手(7)至少用于将第一 样品托(5)中的样品(6)取送至对应设备;
第一真空磁力杆(10),用于驱使全机械驱动机械手(9)沿第一真空磁力杆(10)的轴线运动,以及用于驱使全机械驱动机械手(9)绕第一真空磁力杆(10)的轴线翻转;
第二真空磁力杆(8),用于驱使样品机械手(7)沿第二真空磁力杆(8)的轴线运动;
其中,两个真空升降台的升降运动方向、第一真空磁力杆(10)的轴线方向、第二真空磁力杆(8)的轴线方向中的任意两者均相互垂直,样品机械手(7)的运动方向与真空管道(1)的轴线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样品机械手(7)设置为勺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启推杆(9-1)上设置有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被设置为在机械手手指(9-2)自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运动时处于压缩蓄能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真空磁力杆(10)还用于在样品(6)配合至机械手手指(9-2)的样品凹槽中后翻转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样品机械手(7)包括主体部以及在该主体部上开设的与样品(6)匹配的凹槽,所述主体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行边部,该两个平行边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样品(6)的有效区域直径或小于样品(6)的有效区域直径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样品托(5)包括两个相对的平行边(5-1),平行边(5-1)的间距比样品(6)的有效区域直径大1-2mm,且比全机械驱动机械手(9)的机械手手指(9-2)的间距小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样品托(5)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样品(6)的凹槽(5-2)以及与凹槽(5-2)连通的深槽(5-3),该深槽(5-3)的宽度大于样品机械手(7)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深槽(5-3)的宽度比样品机械手(7)的宽度大1-2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真空互联系统的样品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深槽(5-3)的深度为样品机械手(7)厚度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磐颖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上海磐颖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03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舌部机构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 下一篇:战场救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