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数控系统串口加工的通讯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4014.2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骏;黄艳;刘冰;李博;建北方;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6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控系统 串口 加工 通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控系统串口加工的通讯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由组件数据加载模块、协议生成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组成的用户端,用于生成具有指定协议的数据流;由数据缓冲区、协议解析模块以及机床控制模块组成的NC服务端,用于解析用户端生成的具有指定协议的数据流。方法为:用户端通过数据加载模块,将指定工件程序文件按程序名、行号逐行加载,通过协议生成模块生成具有指定协议的数据流,再将数据流传递给NC服务端解析;NC服务端创建缓冲区接收用户端生成的数据流,通过协议解析模块将解析的工艺指令位置信息、外围设备控制信息发送给机床控制模块执行指定的机床动作。本发明支持G代码协议定制,支持循环、多次加工,以及串口程序与本地程序的切换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数控系统串口加工的通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大量高性能的机床被应用于生产实践,随着加工工艺复杂度的不断增加,用于数控加工的工件程序文件过多的消耗了系统资源,为系统配备具有更大容量的存储空间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随着硬件技术及串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将加工程序通过串口技术与数控系统实现通讯,使加工程序在不拷贝到数控系统本机的情况下,通过串口通讯的方式实现程序运行。
综上所述,数控系统面临如何解决通过串口通讯的方式实现工件程序运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数控加工系统只能通过本地硬盘加工工件程序文件,大大占用系统资源、提高硬件成本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系统串口加工的通讯系统及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工件程序串口传输,用户无需再将用户拷贝到数控系统本地即可以实现对指定程序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数控系统串口加工的通讯系统,包括:
用户端,用于通过数据加载模块,将指定工件程序文件按程序名、行号逐行进行加载,通过协议生成模块生成具有指定协议的数据流,将数据流通过通讯模块,传递给NC服务端解析;
NC服务端,用于创建缓冲区接收用户端生成的数据流,通过协议解析模块将数据流解析成工艺指令位置信息、外围设备控制信息发送给机床控制模块,最后通过机床控制模块执行指定的机床动作。
所述工件程序文件中包含:工艺指令位置信息、外围设备控制信息。
所述具有指定协议的数据流中包含:工件程序文件的程序名和行号、与工艺指令信息对应的G代码、与外围设备控制信息对应的辅助功能码。
所述用户端包括:
数据加载模块,用于按程序名、行号逐行加载指定工件程序文件;
协议生成模块,包括基本信息层、G代码识别层、辅助功能层;所述基本信息层用于生成工件程序文件的程序名和行号、G代码识别层用于生成对应工艺指令位置信息的G代码、辅助功能层用于生成对应外围设备控制信息的辅助功能码;
通讯模块,用于将协议生成模块生成的数据流传递给NC服务端。
所述NC服务端包括:
数据缓冲区,用于接收用户端生成的数据流;
协议解析模块,用于读取程序名、行号、加工G代码、辅助功能码,再将程序名、加工G代码、辅助功能码解析成对应的工艺指令位置信息、外围设备控制信息发送给机床控制模块;
机床控制模块,用于按工艺指令位置信息、外围设备控制信息执行指定的机床动作。
一种用于数控系统串口加工的通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4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客户端设备认证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清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