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氧化膜和沉积膜层的封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1502.X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向阳;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向阳 |
主分类号: | B05D1/38 | 分类号: | B05D1/38;B05D3/02;B0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氧化 沉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氧化膜和沉积膜层的封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洁氧化后的工件,对工件进行一次浸油处理;步骤二、一次浸油后对工件进行一次高温曲线烧结,一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为280℃—600℃;步骤三、对工件冷却后进行表面机械处理;步骤四、清洁工件进行二次浸油或喷油处理;步骤五、二次浸油或喷油后对工件进行二次高温曲线烧结,二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为280℃—600℃;步骤六、对工件冷却,冷却后在抛光机上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两次高温曲线烧结处理,且每次的烧结温度都超过常规烧结温度,完善了封孔,得到了性能较佳的油封氧化及沉淀膜层,使得产品在高温状态下不变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膜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氧化膜和沉积膜层的封孔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以其各种优异的物化性能而被人们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给金属的表面增加上一层氧化型膜或者是沉淀型的膜层,从而达到更高的或者是更专用的物化指标,常见的就是铝合金类氧化膜及沉淀性膜,钢铁类合金的氧化膜及沉淀膜,金属锌、钛、铜等等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及沉淀型膜层,而此类膜层的最大共性就是在金属表面构建了一层非金属的、多孔性的、具有吸附能力的,或薄或厚的氧化型或沉淀膜型阻挡层(其厚度范围可从2μm—80μm),为了增强膜层各方面的优良性能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达到更为优异的效果,这些膜层几乎无一例外的被要求是在封孔的状态下才能进行使用的。而在众多的封孔中,油封的方法是经常被采用和具有卓越效果的,这是因为凡是氧化膜层或沉淀膜层往往都有较小的孔隙率或者是膜层上的微裂纹,油分子属于小分子范畴,可以进入这些孔隙和微裂纹处,从而与氧化膜或沉淀膜层成为一体而体现其优异的性能,但常规的油封存在封孔不够彻底、多余油份难于清除、油分子过小、封孔效果时好时坏并且对于有些孔隙较大或裂纹较大的膜层无法提供更为有效的防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金属氧化膜和沉积膜层的封孔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金属氧化膜和沉积膜层的封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洁氧化后的工件,对工件进行一次浸油处理;
步骤二、一次浸油后对工件进行一次高温曲线烧结,一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为280℃—600℃;
步骤三、对工件冷却后进行表面机械处理,去除表层残留物和碳化物,并形成连续致密的糙面;
步骤四、清洁工件进行二次浸油或喷油处理;
步骤五、二次浸油或喷油后对工件进行二次高温曲线烧结,二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为280℃—600℃;
步骤六、对工件冷却,冷却后在抛光机上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
优选地,所述一次浸油的油温为90℃—200℃,一次浸油的时间为5—30分钟。
优选地,所述二次浸油或喷油的油温为常温。
优选地,同一工件在其进行所述一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大于等于二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一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为300℃、350℃、400℃、450℃、480℃、500℃、550℃、580℃或590℃。
优选地,所述二次高温曲线烧结的温度为290℃、340℃、390℃、440℃、470℃、490℃、540℃、570℃或5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向阳,未经郭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1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冶金过程中抑制黄铁矿氧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塑料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