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拉强度1500MPa以上成形性优良的冷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8382.3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澍;钟勇;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8;C22C38/12;C21D1/26;C21D8/02 |
代理公司: | 31228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强度 1500 mpa 以上 成形 优良 冷轧 高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且成形性优良的冷轧高强钢,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配比为:C 0.25‑0.40%,Si 1.50‑2.50%,Mn 2.0‑3.0%,Al 0.03‑0.06%,P≤0.02%,S≤0.01%,N≤0.01%以及0.1‑1.0%的Cr和0.1‑0.5%的Mo的至少其中之一,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冷轧高强钢的微观组织具有5‑20%的残余奥氏体和70‑90%的马氏体。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冷轧高强钢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且成形性优良的冷轧高强度钢板,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微观组织控制,使其强度高,成形性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冷轧钢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实现车身减重,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碰撞安全性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的目的,越来越多抗拉强度在1000MPa及以上的钢板被应用在复杂的车身结构件和安全件的设计上。然而,随着钢板强度级别的提高,其成形性急剧下降,零件冲压开裂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改善超高强度钢板的成形性,避免冲压成形出现开裂便成为了重要课题。
公开号为CN102227511A,公开日为2011年10月26日,名称为“成形性优良的高强度冷轧钢板、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1180MPa以上的TS、且扩孔性和弯曲性等成形性优良的高强度冷轧钢板、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该专利通过连续退火工艺设定,使得钢板具有马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相,马氏体含量在30%以上,马氏体含量与铁素体含量之比在0.45~1.5之间,然而该专利文献公开的钢板抗拉强度在1180MPa以上,无法满足1500MPa以上的强度需求。
公开号为CN104160055A,公开日为2014年11月19日,名称为“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冷轧钢板,然而其抗拉强度达到118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16%以上,无法满足1500MPa 以上的强度需求。
鉴于此,期望获得一种冷轧高强度钢板,在具备1500MPa以上的超强强度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因而特别适用于制造复杂的车身结构件和安全件,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与此同时,还期望获得该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工艺简单,适用性强,可用在现有大多数生产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且成形性优良的冷轧高强钢,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微观组织控制,使其在获得超高强度的情况下成形性优良,其断后延伸率≥12%。
基于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且成形性优良的冷轧高强钢,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
C 0.25-0.40%,Si 1.50-2.50%,Mn 2.0-3.0%,Al 0.03-0.06%,P≤0.02%, S≤0.01%,N≤0.01%以及0.1-1.0%的Cr和0.1-0.5%的Mo的至少其中之一,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冷轧高强钢的微观组织具有5-20%的残余奥氏体和70-90%的马氏体,并且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的碳浓度之比大于3.5且小于15。
本发明所述的冷轧高强钢的各化学元素的设计原理为:
碳:C是钢中为了确保强度而必需的固溶强化元素,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当C的质量百分比低于0.25%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不足,且钢的强度偏低;而当C的质量百分比高于0.40%时,钢材的焊接性能显著恶化。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冷轧高强钢中碳的质量百分比控制0.25-0.4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碳的质量百分比进一步控制在0.28-0.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