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高精度压延铜箔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7931.5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3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冯连朋;姜业欣;陈宾;李学帅;张玉翠;王亚超;张西军;梁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0 | 分类号: | B21B1/40;B21B37/58;B21B37/56;B21B15/00;B21B45/02;C25D7/06;C25D3/08;C25D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高精度 压延 铜箔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延铜箔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用高精度压延铜箔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延铜箔是将铜先经熔炼加工成铸锭,再经热轧开坯,经过粗轧和精轧轧制成0.1-0.15mm的铜箔母材,最后经铜箔轧机反复轧制而成。所以压延铜箔的结晶组织结构为片状结构,在强度韧性方面要优于电解铜箔。
高精度压延铜箔在锂电池上主要用于锂电池负极的集流体。相较于电解铜箔,压延铜箔的金相结构为多层片状晶粒组成,而电解铜箔多由一层针状晶粒组成,相同厚度的铜箔,压延铜箔米克重明显高于电解铜箔,电解铜箔铜含量99.8%,而压延铜箔铜含量99.98%,另外压延铜箔的粗糙度低于电解铜箔,综合而论压延铜箔在锂电池的导电性及锂电增容方面较于目前通用的电解铜箔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目前,应用于锂电池上的压延铜箔经轧制成型后,耐折弯性差,久折易断,远远无法满足锂电池用压延铜箔对耐折弯性的要求(耐折弯大于600次);且目标应用于锂电池上的压延铜箔经轧制成型后不经过表面处理,而是直接应用于锂电池上,由于为光面压延铜箔,表面性质不稳定,尤其是容易被空气、水分以及高温氧化变色,易被腐蚀,严重影响了压延铜箔的性能;以上两个原因严重限制了压延铜箔在锂电池上的大量广泛应用。
因此,如何提高压延铜箔的耐折弯性,且防止轧制成型后的压延铜箔氧化变色,提高其耐腐蚀性,使其适合在锂电池上广泛使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用高精度压延铜箔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压延铜箔的耐折弯性,且防止轧制成型后的压延铜箔氧化变色,提高其耐腐蚀性,使其适合在锂电池上广泛使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电池用高精度压延铜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取铜箔母材:将铜先经熔炼加工成铸锭,再经热轧开坯、粗轧以及精轧轧制,得到0.15mm的铜箔母材;
2)铜箔轧机轧制:总共分为5个轧制道次;
第一道次中的压下率为50%~53%,总入侧张力为4000N~4200N,总出侧张力为5000N~5100N,轧制速度为740m/min~760m/min,轧制力为440N~460N,弯辊力为1~3Mpa;
第二道次中的压下率为42%~44%,总入侧张力为2800N~3000N,总出侧张力为2900N~3100N,轧制速度为740m/min~760m/min,轧制力为440N~460N,弯辊力为1~3Mpa;
第三道次中的压下率为38%~40%,总入侧张力为1700N~1900N,总出侧张力为1800N~2000N,轧制速度为740m/min~760m/min,轧制力为450N~500N,弯辊力为1~3Mpa;
第四道次中的压下率为39%~41%,总入侧张力为1000N~1200N,总出侧张力为1200N~1400N,轧制速度为740m/min~760m/min,轧制力为450N~500N,弯辊力为1~3Mpa;
第五道次中的压下率为30%~32%,总入侧张力为1000N~1200N,总出侧张力为1200N~1400N,轧制速度为740m/min~760m/min,轧制力为450N~500N,弯辊力为1~3Mpa;
最终得到0.0097mm的压延铜箔;
3)表面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电解脱脂、酸洗以及镀铬,最后得到压延铜箔成品。
优选的,步骤2)中,总共分为5个轧制道次;
第一道次中的入侧厚度为0.1500mm,出侧厚度为0.0720mm,压下率为52%,总入侧张力为4000N,总出侧张力为5000N,轧制速度为750m/min,轧制力为450N,弯辊力为2Mpa;
第二道次中的入侧厚度为0.0720mm,出侧厚度为0.0412mm,压下率为42.8%,总入侧张力为2950N,总出侧张力为2950N,轧制速度为750m/min,轧制力为450N,弯辊力为2Mpa;
第三道次中的入侧厚度为0.0412mm,出侧厚度为0.0250mm,压下率为39.3%,总入侧张力为1750N,总出侧张力为1800N,轧制速度为750m/min,轧制力为485N,弯辊力为2Mpa;
第四道次中的入侧厚度为0.0250mm,出侧厚度为0.0152mm,压下率为39.2%,总入侧张力为1100N,总出侧张力为1200N,轧制速度为750m/min,轧制力为460N,弯辊力为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7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