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10983.1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董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兰田 |
主分类号: | B63H5/07 | 分类号: | B63H5/07;B63H11/02;B63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列 底舱 水气 混合 扩容 增压 喷射 动力 推进 舰船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军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
二、背景技术:
大国海军围绕舰船规模、速度、续航、隐身、抗破坏、抗打击、海况适应等攻防性能进行着不懈地创新和改进,力图以新的技术优势抢占更有力的位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状和趋势,,提供一种速度快、吃水浅、抗打击、攻击性和生存能力更强的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包括左底舱、右底舱、中底舱、螺旋桨、射水口、进气口、出气口、气道和加压涡扇,其特征是左底舱和右底舱为突出于舰船底板两侧纵向平行排列,左底舱和右底舱之间的中后部设置为中底舱,中底舱的前方为前水道,后方为后水道;中底舱内部纵向中分为过渡性圆筒形,并分别由前而后设置进水口、螺旋桨、混气水道和射水口;混气水道外上侧筒壁上设置错位排列的,具有一致导向性的条缝状出气口;在舰船后部甲板两侧设置进气口及连通出气口的气道,在进气口处的气道内设置加压涡扇;由螺旋桨驱动的高压水流与加压涡扇驱动的高压气流,在混气水道内混合,形成体积爆膨且具压缩弹性的水气混合旋流,经射水口喷出形成的动力推动舰船前进。
本发明的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舰船底部设计为等高平底的左底舱、右底舱和中底舱,显著增大了漂浮面积,降低了单位面积的浮力强度,吃水浅,更能适应浅水码头停靠和浅水滨海水域活动。
2、螺旋桨设置于舰船下面的中底舱内,通过前水道和后水道实现排水过程,前后均正面面对无阻挡的水体空间,不但大部消除了舰船水下部分前方的正面阻力,高速运转时更转化为正向拉力,后方的反向拉力转化为正向推力。
3、在封闭的中底舱内螺旋桨后方设置高压气体射流,通过单向定向的出气口混入射流水体,大大提高了所排水体的体积,使推力更大更强劲,其导向的气体射流混入过程使排出水体形成旋流,推进效率更高更强更集中,同时使这种推力赋予持续的弹性。
4、螺旋桨设置于舰船后下部的中底舱,第一距发动机更近,可减少动力传递距离和环节。第二在舰体和左底舱、右底舱覆盖的半封闭环境安全度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下面示意图。
图3为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局部侧剖面示意图。
图中:1左底舱、2右底舱、3中底舱、4前水道、5后水道、6混气水道、7进水口、8螺旋桨、9射水口、10进气口、11出气口、12气道、13加压涡扇、14甲板、15底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并列底舱水气混合扩容增压喷射动力推进舰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在舰船平坦底板15的下面纵向两侧设置左底舱1和右底舱2。在舰船的后部、左底舱1和右底舱2之间设置中底舱3。中底舱3的前方为前水道4,后方为后水道5。中底舱3内部纵向中分为四周封闭、两端开放的并列两条动力水道6,动力水道6前端为进水口7,后端为射水口9,进水口7后设置螺旋桨8,螺旋桨8后动力水道6的外上侧壁上设置前后依次错位布排的、具有一致导向性的条缝状出气口11。在舰船后甲板14上的两侧设置进气口10及连通出气口11的气道12,在进气口10处的气道内设置加压涡扇13。
舰船巡航速度行驶时,启动动力系统带动螺旋桨8拨水,在前水道4,动力水道6和后水道5内形成高速经向水流,由于水体体积的刚性物理特性,前水道4内及舰船前方处负压状态,形成舰船前进的拉力,也因同样的原因,使常规舰船前方通常涌浪消失和减弱、阻力更小。后水道5及舰船后方形成高压水体射流,其反作用力形成舰船前进的推力,也因同样的原因,射流水体及时填充舰船前行腾出的负压空间,消灭或减少舰船后负压区形成的反向拉力。
舰船需高速前进时,加速螺旋桨8的同时,启动加压涡扇13,使高压气流经气道12,出气口11定向射入动力水道6内水流,使射水口9喷出水流体量爆膨并形成旋流,产生更强大推力,驱动舰船高速前进。
舰船转向时,调整两台螺旋桨8转速差实现。两台螺旋桨以相反方向运转,可实现舰船360度原地旋转。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兰田,未经董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0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航行器的仿生推进装置
- 下一篇:火箭助推冰海雪应急飞速救征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