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底座板冲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5180.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3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浪;李舒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招才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锂电池 底座 冲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底座板冲压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用的锂电池底座一般是先冲压变形再冲孔,其一般采用两次加工才能成型,效率低,效果差,而且,其两次安装拆卸,其位置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底座板冲压机构,它可以一次成型并冲孔,其效率高,效果好,精度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底座板冲压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板中部固定有底部座,底部座的顶面中部具有安装螺孔,底部冲压块螺接在安装螺孔中,底部冲压块的顶面具有凸起部,机架的顶板边部固定有多个竖直柱,上支撑板固定在所有竖直柱的顶端上,上支撑板的顶面中部固定有冲压油缸,冲压油缸的推杆穿过上支撑板并固定有上冲压板,上冲压板的底面中部具有与凸起部相对应的上冲压凹槽,锂电池底座板处于凸起部与上冲压凹槽之间;
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面固定有多个冲孔油缸,冲孔油缸的推杆穿过上支撑板并插套在上冲压板上具有的贯穿孔中,冲孔油缸的推杆的底端螺接有冲头,冲头对着锂电池底座板,凸起部的顶面具有与冲头相对应的凹孔,凹孔的底面固定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压靠在锂电池底座板的底面。
所述冲孔油缸的推杆上固定有环形限位板,上支撑板的底面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的感应端对着环形限位板。
所述凹孔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缓冲块,缓冲弹簧的下部插套在缓冲块中,缓冲块在支撑块的下方。
所述贯穿孔中插套有导向套,导向套的外侧壁固定在贯穿孔的内侧壁上,冲孔油缸的推杆插套在导向套中。
所述上冲压板的顶面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中部具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与贯穿孔上下对齐,连接通孔中插套有上套体,上套体的外侧壁固定在连接通孔的内侧壁上,冲孔油缸的推杆插套在上套体中。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一次成型并冲孔,其效率高,效果好,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底座板冲压机构,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顶板中部固定有底部座11,底部座11的顶面中部具有安装螺孔12,底部冲压块13螺接在安装螺孔12中,底部冲压块13的顶面具有凸起部131,机架10的顶板边部固定有多个竖直柱14,上支撑板15固定在所有竖直柱14的顶端上,上支撑板15的顶面中部固定有冲压油缸16,冲压油缸16的推杆穿过上支撑板15并固定有上冲压板17,上冲压板17的底面中部具有与凸起部131相对应的上冲压凹槽171,锂电池底座板100处于凸起部131与上冲压凹槽171之间;
所述上支撑板15的顶面固定有多个冲孔油缸18,冲孔油缸18的推杆穿过上支撑板15并插套在上冲压板17上具有的贯穿孔172中,冲孔油缸18的推杆的底端螺接有冲头181,冲头181对着锂电池底座板100,凸起部131的顶面具有与冲头181相对应的凹孔132,凹孔132的底面固定有缓冲弹簧133,缓冲弹簧133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块134,支撑块134压靠在锂电池底座板100的底面。
进一步的说,所述冲孔油缸18的推杆上固定有环形限位板161,上支撑板15的底面固定有连接板151,连接板151上固定有接近开关152,接近开关152的感应端对着环形限位板161。
进一步的说,所述凹孔132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缓冲块135,缓冲弹簧133的下部插套在缓冲块135中,缓冲块135在支撑块134的下方。
进一步的说,所述贯穿孔172中插套有导向套173,导向套173的外侧壁固定在贯穿孔172的内侧壁上,冲孔油缸18的推杆插套在导向套173中。
进一步的说,所述上冲压板17的顶面固定有导向块174,导向块174的中部具有连接通孔175,连接通孔175与贯穿孔172上下对齐,连接通孔175中插套有上套体176,上套体176的外侧壁固定在连接通孔175的内侧壁上,冲孔油缸18的推杆插套在上套体17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招才,未经郑招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5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