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原位复合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3429.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1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玲;陈进耿;曾群锋;朱建锋;王成兵;葛万银;陆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齐书田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复合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基原位复合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铜基原位复合合金包含Cu、M和X元素,其中,M元素为Fe或Cr;X元素为Ag、P、B或稀土元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Cu原料、M原料和X原料进行熔炼,得到金属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金属液浇铸成铸锭;
步骤三:对步骤二得到的铸锭进行热锻或热轧后进行固溶处理;
步骤四:对步骤三得到的固溶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冷轧处理和多道次冷拔处理,并在相邻两次冷拔处理之间进行分级时效处理和深冷处理,得到铜基原位复合合金;
所述分级时效处理为双级时效处理,其中,
第一级时效处理的温度为200~300℃,第一级时效处理的时间为0.5~2小时;
第二级时效处理的温度为350~600℃,第二级时效处理的时间为0.5~2小时;
所述深冷处理具体为将分级时效处理的产品浸入液氮,所述深冷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2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基原位复合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原料为电解铜;
所述M原料为纯铁、纯铬、含铁合金或含铬合金;
所述X原料为铜磷合金、铜银合金、铜硼合金或者铜与稀土元素的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基原位复合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锻或热轧的温度为700~950℃;
所述热锻或热轧的终点为铸锭发生20~30%的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基原位复合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800~1000℃,
所述固溶处理的时间为0.5~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基原位复合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处理的终点为铸锭发生30~40%的形变;
所述多道次冷拔处理的终点为按照ln(A0/A)计算,最大应变量为7.5~8.5,
其中A0和A分别为冷拔变形前后的材料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34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