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固化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6727.7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李东兵;简凯;杨金梁;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63/02;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18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固化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以克服光固化深度问题的环氧胶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胶粘剂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90年代后,胶粘剂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胶粘剂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医学、国防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胶粘剂工业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新兴部门,面对如此广泛的应用,制备环保、高效、性能优异的胶粘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具有快速固化、相容性好、强度高、环保等一些显著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电子电器、数字光盘等领域。目前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固化局限于光照的部位,在紫外光照射不到的部位很难进行有效固化且固化深度会有不足,而在一些特殊领域的特殊应用上有紫外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也需要进行有效固化。
本发明突破了光固化技术的限制,利用阳离子后固化的特点,克服光固化深度问题,降低了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技术的要求,得到适用范围广泛的环氧胶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延伸固化的紫外光固化环氧胶粘剂。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在紫外光照射不到的部位不能有效固化的不足或固化深度不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光固化环氧胶粘剂组合物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环氧树脂:50-80份;
活性稀释剂:10-30份;
光引发剂:1-10份;
活性助剂:1-20份;
触变剂:1-10份。
(2)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或双酚F环氧树脂、或酚醛环氧树脂、或二环氧化聚烯烃化合物、或萘系环氧树脂、或脂肪族环氧树脂、或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所述活性稀释剂为脂肪族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或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4)所述光引发剂为碘鎓盐、硫鎓盐和铁芳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5)所述活性助剂为聚酯二元醇、交联丙烯酸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环氧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活性助剂、触变剂按照一定的重量份置于烧杯中,用高速搅拌机将其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光固化环氧胶粘剂组合物进行施胶。
步骤三:施胶完成后用紫外光进行照射,完全固化。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1:该发明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阳离子光固化,将阳离子光引发剂光解后,生成的阳离子基团的活性可以保持很长时间;利用阳离子后固化的特点克服了应用中固化深度的问题。
2:该发明的制备方法简易、环保、快速固化等优点,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碳纤维杆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将70份环氧树脂E51、10份脂肪族缩水甘油醚、5份光引发剂三芳基六氟锑酸硫鎓盐、10份PEG400、5份气相二氧化硅置于高速搅拌机下并混合均匀,除去液体中的气泡。施胶,胶层深度3cm,在100mW/cm2的汞灯下照射2min后完全固化。
实施例2:
将70份环氧树脂E44、10份丁基缩水甘油醚、5份光引发剂二芳基六氟磷酸碘鎓盐、10份PEG200、5份气相二氧化硅置于高速搅拌机下并混合均匀,除去液体中的气泡。施胶,胶层深度3cm,在100mW/cm2的汞灯下照射2min后完全固化。
实施例3:
将60份环氧树脂E52、10份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5份光引发剂二芳基六氟锑酸碘鎓盐、20份分子量为400的聚氧丙三醇、5份气相二氧化硅置于高速搅拌机下并混合均匀,除去液体中的气泡。施胶,胶层深度3cm,在100mW/cm2的汞灯下照射2min后完全固化。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6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支吊架
- 下一篇:一种利于支承化工设备管道的可调节高度的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