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熔窑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2364.X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7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北野正巳;柳川邦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陶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5/43 | 分类号: | C03B5/43;C04B35/66;C04B35/657;C04B35/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材料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熔窑,作为玻璃熔窑用的耐火材料,优选提高了隔热性的耐火材料(挂钩砖)。该耐火材料在玻璃熔窑中配置于上部构造(12)的下端,所述玻璃熔窑具有:收容熔融玻璃的下部构造(11)、形成于下部构造(11)的上部的上部构造(12)、以及支承上部构造(12)的支承部件(13),该耐火材料(123)由主体部分和炉内侧部分构成,并且在主体部分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凹部,所述主体部分支承上部构造(11)的侧壁,所述炉内侧部分形成为比主体部分向玻璃熔窑的内部侧突出并且配置在下部构造(11)的上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耐火材料的熔窑。
背景技术
玻璃熔窑具有:下部构造,其收容熔融玻璃并且被称为溶解槽;上部构造,其形成于所述下部构造的上部并且具备将天然气等燃烧火焰导入至窑内的排出口。由于该上部构造的重量大,因此通常以不使其荷载保持原样地施加于下部构造的方式,在玻璃熔窑设置有从外部支承上部构造的支承构造。
具体而言,作为该支承构造构成为包括:与设置于上部构造的下端的耐火材料的下表面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支承的支承部件、和从外部支承该支承部件的构造体。与该支承部件接触的耐火材料还以在下部构造的上方也配置其一部分的方式向玻璃熔窑的内部侧突出地设置。而且,使向该内部侧突出的部分与下部构造紧密接触,将内部封闭,从而抑制玻璃熔窑内的温度降低,并且能够从玻璃熔窑内部的高温环境保护支承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耐火材料有时也被称为挂钩砖(tuckstone)。在本说明书中,将该耐火材料称为挂钩砖。挂钩砖设置于支承部件上,主要使用压缩强度高的电铸耐火材料,以便能够充分地支承上部构造的荷载。
此外,对于玻璃熔窑,为了抑制向外部散出热,抑制玻璃熔窑内部的温度降低,而在该上部构造以及下部构造中在与外部环境接触的部分设置隔热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771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727939号说明书
然而,在形成挂钩砖以及支承部件的部分中,存在因这些部件的形状等而难以在炉外形成隔热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导致设置有挂钩砖以及支承部件的位置的散热性提高,为了维持炉内温度而需要额外的能量。
因此,也考虑通过在挂钩砖与支承部件之间夹持隔热件来改善散热性。然而,在该情况下,由于上部构造的较大的荷载保持原样地加载于隔热件,因此隔热件崩溃的可能性提较高。因此,仅凭简单地夹持隔热件有意改善散热性是极其困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优选利用于挂钩砖,并且不变更玻璃熔窑的构成要素的配置等而提高隔热性的耐火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容易维持玻璃熔窑的炉内温度,并且提高了能量效率的玻璃熔窑。
本发明的耐火材料,在具有下部构造、上部构造以及支承部件的玻璃熔窑中配置于所述上部构造的下端,所述下部构造收容熔融玻璃,所述上部构造形成于所述下部构造的上部,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上部构造,所述耐火材料的特征在于,由主体部分和炉内侧部分构成,所述主体部分支承所述上部构造的侧壁,所述炉内侧部分形成为比所述主体部分向所述玻璃熔窑的内部侧突出并且配置于所述下部构造的上方,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凹部。
本发明的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耐火材料原料熔融,使熔融的所述耐火材料原料流入铸型,通过冷却、固化而得到本发明的耐火材料。
本发明的玻璃熔窑的特征在于,具有:下部构造,其收容熔融玻璃;上部构造,其形成于所述下部构造的上部;以及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上部构造,在所述上部构造的下端设置有本发明的耐火材料。
本发明的耐火材料以及耐火材料的制造方法,实现了提供能够优选利用于挂钩砖并且不变更玻璃熔窑的构成要素的配置等,而提高了隔热性的耐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陶瓷株式会社,未经AGC陶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2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自动炒食锅
- 下一篇:一种电子线束快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