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类分析和实时校正的洪水预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5246.X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进;孔俊;马凯凯;夏达;朱跃龙;张云飞;冯钧;余宇峰;王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类分析 实时 校正 洪水 预报 方法 | ||
1.基于聚类分析和实时校正的洪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采集实际河流的历史降雨量数据、历史流量数据以及对应的时间数据,并建立数据模型;
第二步:对数据模型中的原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有效数据,将有效数据前2/3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后1/3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
第三步: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得到的训练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将训练样本划分为k个不同类别等级;
第四步:利用聚类后得到的k个类别的训练样本训练不同的SVM模型,利用交叉验证方法搜寻这k个类别的训练样本所对应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使每个支持向量机模型都达到最优,然后输入测试样本并对该测试样本进行判断其所属的类别,并用对应的SVM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报,得到模型预测值q;
第五步:计算测试样本中预报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序列,利用该误差序列前2/3的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误差校正模型,后1/3的数据测试误差矫正值,在t时刻,得到预报误差值et,最终预报结果为模型预测值q加上预报误差值e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和实时校正的洪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2.1:将数据模型中多场次洪水数据作为样本,选择p个变量作为特征值,构成n个样本矩阵,
其中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特征值;
步骤2.2:将样本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Y={yij)n×p;
步骤2.3:计算标准化矩阵Y的协方差矩阵R,
步骤2.4:求协方差矩阵R的p个非负的特征值,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列λ1>λ2>…>λp,对应特征向量也进行排序,其中对应λi的特征向量为Ci=(c1i,c2i,…,cpi)T;
步骤2.5:确定主成分,并计算主成分下的样本矩阵Z,按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大于95%为准则选取前m个主成分,得到样本矩阵为Z=(zij)n×m,其中yik为步骤2.2中第i个样本的第k个特征值xik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和实时校正的洪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从有效数据提取N个水文时间序列样本为{(xi,yi),i=1,2,…,N},其中xi,xi∈Rp,是第i个样本的输入向量,p为特征值个数,yi∈R为对应输出值,第三步中给出的聚类分析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3.1:从N个水文时间序列样本中随机地选择自然数k个样本,每个样本初始地代表了一个簇的平均值或中心;
步骤3.2:分别计算剩余的样本到k个簇中心的相异度,将这些样本分别划归到相异度最低的簇;其中样本之间的相异度通过欧氏距离计算,已知两个p维向量的样本a(x11,x12,…,x1p)与b(x21,x22,…,x2p)之间的欧氏距离公式为
步骤3.3:根据聚类结果,重新计算k个簇各自的中心,计算方法是取簇中所有样本各自维度的算术平均数;
步骤3.4:不断重复步3.2和步骤3.3,直到准则函数收敛,之后将样本聚为k类,得到k个聚类质心,其中准则函数采用平方误差,其定义如下:
其中A为所有样本,mi为第i个簇的平均值,k为样本聚类的类个数;
步骤3.5:根据k个聚类质心,得到水文时间序列样本聚类后形成的k个训练样本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和实时校正的洪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训练模型并预报步骤如下:
步骤4.1:根据步骤3.5得到的k类训练样本训练对应的SVM模型,再根据交叉验证方式搜寻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使SVM模型最优的值;
步骤4.2:根据判断测试样本所属的类别,把对应类别的测试样本测试SVM预报模型,在t时刻,然后得到最终预报流量值q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52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