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地下水复合污染的组合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1472.0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7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廉新颖;姜永海;席北斗;杨昱;彭星;徐祥健;马志飞;梁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 代理人: | 周捷;张一红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区 复合污染 地下水 阴极区 去除 电极连接 直流电源 组合装置 电解槽 阳极区 地下水流 过硫酸盐 缓释材料 介质材料 区域设置 污染场地 下游区域 混合物 储备罐 电解液 含水层 蠕动泵 吸附剂 布设 填充 修复 | ||
1.一种去除地下水复合污染的组合装置:
待修复含水层区域设置三组电极区,每组电极区并排布设于污染场地地下水下游区域,按地下水流方向依序为第一组电极区、第二组电极区和第三组电极区;其中第一组电极区和第三组电极区为阴极区,两个阴极区之间为第二组电极区,该第二组电极区为阳极区;
每组电极区设有若干个电解槽,每个电解槽均通过蠕动泵连接电解液储备罐;
第一组电极区和第二组电极区之间的电极连接有直流电源,第二组电极区和第三组电极区之间的电极连接有直流电源;
两个阴极区各自朝向阳极区的一侧分别设有反应介质区,反应介质区内填充的介质材料为过硫酸盐缓释材料和吸附剂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置,其中,每两组电极区之间距离5~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置,其中,阴极区和阳极区的电极为石墨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置,其中,过硫酸盐缓释材料和吸附剂两者的质量比为2~4:1,平均粒径均为3.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置,其中,吸附剂为活性炭、硅胶和沸石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置,其中,吸附剂为分子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装置,其中,直流电源为恒压式直流电源,电场强度为50V/m~400V/m。
8.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装置去除地下水复合污染的方法:
三组电极区的电解槽为立方体结构,采用石墨电极,通过蠕动泵加入电解液,反应介质区内填充的介质材料为过硫酸盐缓释材料及吸附剂所组成的混合物;
将第一组电极区和第二组电极区的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组电极区和第三组电极区之间的电极连接直流电源进行修复工作,有机污染物沿地下水水流经过反应介质区被过硫酸盐缓释材料所释放的SO42-氧化还原而得到去除;带正电荷的重金属离子在电动力作用下向阴极迁移,一部分被阴极附近的OH-所沉淀,一部分会被反应介质区内的介质材料所吸附,同时活化过硫酸盐产生更多的SO42-自由基;以此反复运行至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到修复标准,停止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电解液为0.3mol/L的氯化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货物的移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