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8781.2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4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华;张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3/35 | 分类号: | E04D3/35;E04D13/18;H02S20/26;B32B3/30;B32B13/12;B32B13/14;B32B15/08;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框架 光电一体 基板 太阳能转换装置 混合材料 胶砂 曲面结构 不规则 保温板 字结构 块体 粘结 找平 填充 制备 浇筑 侧面 | ||
1.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上部为不规则的曲面结构形式,侧面为“凸”字或“凹”字结构形式,下部找平;横向尺寸为300~500mm,纵向尺寸为300~500mm,厚度为50~80mm;保温板由太阳能转换装置(1)、基板(2)、胶砂层(3)、纤维框架体(4)、接槎部(5)以及混合材料(6)组成;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1)粘结于基板(2)上面,所述基板(2)经所述胶砂层(3)与所述纤维框架体(4)、位于纤维框架体(4)两侧的“凸”字或“凹”字形的接槎部(5)以及填充在纤维框架体(4)内部的混合材料(6)浇筑成的块体粘结成整体,形成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1)由曲面结构和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两部分组成,曲面结构表层粘贴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为多晶硅材质,所述太阳能转换装置(1)设有接线口(7);所述接线口(7)用于与建筑物内的蓄电池连接,或利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网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面结构形式是由5个以上相同半径的半圆弧和位于两端是2个1/4圆弧无缝连接而成,材质为不锈钢板、彩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2)选用工程塑料、透明树脂材料,将太阳能转换装置(1)粘贴于基板(2)上,胶黏剂为聚乙烯醇、聚酯、环氧树脂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水混合后使用,其中水的质量分数为60~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砂层(3)由的细砂、水泥和水充分搅拌而成,其中,细砂与水泥的比例为1:2.5-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框架体(4)是由横向纤维体和竖向纤维体组成,所述纤维体为三维玻璃纤维、三维植物纤维;所述纤维框架体(4)的外侧为保护层(8);所述保护层(8)的厚度为5~10mm,所述保护层(8)为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35~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槎部(5)是由“凸”和“凹”两种结构形式构成,且此两部分粘结纤维增强塑料进行加固处理;运用在屋面外边缘时可以将任一侧面抹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材料(6)选用发泡混凝土、发泡石膏或发泡水泥与轻质陶粒的混合物;发泡剂选用浓度为20%~30%的H2O2溶液,所述发泡剂的温度为40℃~50℃。
9.一种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制作:
一、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制作等体积的试模;
二、制作太阳能转换装置:
a.选用不锈钢板、彩钢板加工成5个以上相同半径的半圆弧和2个位于两端的1/4圆弧,无缝连接制成曲面结构;
b.将多晶硅材质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粘贴于步骤a所述的曲面结构上;
c.将粘贴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曲面结构固定于工程塑料材质或透明树脂材质的基板上;
三、制作纤维框架体,并在模具中排列好,外边缘距离模具5~10mm为宜;同时,两侧“凹”“凸”面须进行加固处理;
四、将混合材料装入试模,捣实并用抹刀抹平;当混合材料中有陶粒等颗粒状物质时需放在振动台上,振动捣实并用抹刀抹平;
五、自然状态下静置24h后拆模,进入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六、在养护好的保温板表层浇筑水泥砂浆拌合物,制胶砂层;
七、将制作好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固定于已浇筑好的胶砂层上,养护既得复合型曲面光电一体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87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