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8640.0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D.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8 | 分类号: | F16D13/58;F16F15/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别 用于 机动车辆 扭矩 传递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设备(10),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其包括扭矩输入元件(12、16a、16b),该扭矩输入元件意图为被联接到曲轴、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垫片(16a、16b),环形连结板(24),扭矩输出元件,该扭矩输出元件包括意图为被联接到齿轮箱的输入轴的毂(14),连结板(24)能够沿着其轴线(X)相对于毂(14)滑动,布置在扭矩输入元件(12、16a、16b)和连结板(24)之间的主阻尼器(A1)和布置在连结板(24)和扭矩输出元件(14)之间的次阻尼器或前阻尼器,适合于基于连结板(24)相对于扭矩输入元件(12、16a、16b)的旋转而产生滞后扭矩的摩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设备,其属于离合器设备,诸如摩擦离合器,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文献FR 2918432公开了一种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设备,其包括扭矩输入元件,其意图为被联接到曲轴、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垫片,环形连结板,扭矩输出元件,其包括意图为被联接到齿轮箱的输入轴的毂(hub),该连结板能够沿着其轴线相对于毂滑动。该设备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扭矩输入元件和连结板之间的主阻尼器和布置在连结板和扭矩输出元件之间的次阻尼器或前阻尼器。摩擦装置使得能够基于连结板相对于扭矩输入元件的旋转产生滞后扭矩,所述摩擦装置包括轴向地安装在连结板和第一引导垫片之间的施加垫片(application washer),适合于施加轴向力且轴向地安装在施加垫片和第一引导垫片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构件,以及轴向地安装在第二引导垫片和连结板之间的可变滞后垫片(variable hysteresis washer),该弹性构件趋于将施加垫片和连结板朝向可变滞后垫片向后推压,使得所述可变滞后垫片通过摩擦产生滞后扭矩。可变滞后垫片和施加垫片旋转地联接到彼此。
可变滞后垫片由钢板形成,并且包括楔状的凸缘,其轴向向后折叠并且形成适合于与连结板的互补的隆起止动件协作的隆起止动件,以便于当连结板相对于扭矩输入元件的行程超过确定的角度范围时、形成连结板与可变滞后垫片和施加垫片的旋转联接,以及以便于当所述行程在所述确定的角度范围内时、将一方面连结板和另一方面可变滞后垫片和施加垫片脱开联接。
凸缘是特别脆弱的,并且由于所述凸缘的存在,滞后垫片相对难以通过拉拔形成。
本发明旨在以简单、有效和经济的方式补救这些缺陷。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涉及一种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设备,其包括扭矩输入元件,该扭矩输入元件意图为被联接到曲轴、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垫片,环形连结板,扭矩输出元件,该扭矩输出元件包括意图为被联接到齿轮箱的输入轴的毂,该连结板能够沿着其轴线相对于毂滑动,布置在扭矩输入元件和连结板之间的主阻尼器和布置在连结板和扭矩输出元件之间的次阻尼器或前阻尼器,适合于基于连结板相对于扭矩输入元件的旋转而产生滞后扭矩的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包括轴向地安装在连结板和第一引导垫片之间的施加垫片、轴向地安装在第二引导垫片和连结板之间的可变滞后垫片、趋于将施加垫片和/或连结板朝向可变滞后垫片向后推压使得所述可变滞后垫片通过摩擦产生滞后扭矩的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可变滞后垫片和施加垫片旋转地联接到彼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阻尼器包括与连结板旋转地联接的至少一个辅助引导垫片,所述辅助引导垫片包括适合于与施加垫片的互补的隆起止动件协作的隆起止动件,以便于当连结板相对于扭矩输入元件的行程超过确定的角度范围时,形成连结板与可变滞后垫片的旋转联接、以及连结板与施加垫片的旋转联接,以及以便于当所述行程在所述确定的角度范围内时,一方面将连结板与可变滞后垫片脱开联接、另一方面将连结板与施加垫片脱开联接。
本发明从而提出了一种替代结构,其能够在确定的角度范围之外将可变滞后垫片和施加垫片旋转地联接到连结板。该新型的结构不涉及具有楔状凸缘的滞后垫片,使得提出的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较不脆弱且易于制造、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离合器公司,未经法雷奥离合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8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卡环以及卡环的保持方法
- 下一篇:非对称自紧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