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谱偏振图像投影装置及其投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8695.5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2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欣;徐文辉;柏财勋;沈燕;刘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偏振 图像 投影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谱偏振图像投影装置及其投影方法。
背景技术
高光谱图像投影仪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光谱目标生成技术,该技术的提出为高光谱成像仪检测、评估及非线性校准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及有效的解决途径。高光谱图像投影仪通过空间光调制技术构建出每个像素光谱随机组合的高光谱图像用于模拟真实场景,通过被检光谱仪和基准光谱仪对同一模拟图像的高光谱探测数据分析实现其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类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基于数字微镜器件、色散棱镜的高光谱图像投影装置,该装置投影的场景图像可以模拟真实的目标环境,并排除外部环境的干扰,降低实景校准的成本,但是获得的光谱图像中并没有融入偏振信息,对高光谱成像仪的测试评估能力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谱偏振图像投影装置及其投影方法,解决了获取目标图像的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对光谱成像系统进行验证评估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光谱偏振图像投影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光谱引擎、空间引擎和偏振引擎,其中光谱引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光源、第一成像物镜、光阑、第一准直物镜、光栅、第二成像物镜、第一数字微镜器件、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空间引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匀束器、第二准直物镜、第三反射镜、第二数字微镜器件、第四反射镜和第三成像物镜;偏振引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偏振片、第一分光棱镜、第一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第二分光棱镜、第二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第四成像物镜和探测器。
所述光谱引擎中,共光轴依次设置光源、第一成像物镜、光阑、第一准直物镜和光栅,第二成像物镜和第一数字微镜器件依次设置在光栅的反射光路上,第一反射镜位于第一数字微镜器件的反射光路,第二反射镜位于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路,空间引擎位于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光路。
所述空间引擎中,共光轴依次设置匀束器、第二准直物镜和第三反射镜,匀束器位于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二数字微镜器件位于第三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第四反射镜位于第二数字微镜器件的反射光路上,第三成像物镜位于第四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偏振引擎位于第三成像物镜后方。
所述偏振引擎中,共光轴依次设置偏振片和第一分光棱镜,偏振片位于第三成像物镜后方,第一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位于第一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第二分光棱镜位于第一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第二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位于第二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第四成像物镜和探测器依次设置在第二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
基于光谱偏振图像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来自光源的入射光束通过第一成像物镜成像在其像面上,经光阑后入射至准直物镜,形成准直光束,以准直光束形式入射到光栅发生色散。
步骤2、色散后的光束经过第二成像物镜入射到第一数字微镜器件,通过电脑传送到第一数字微镜器件的一维光谱信号则控制其微镜的偏转方向,一部分微镜顺时针旋转12°并将实验所需的光束反射到第一反射镜,经第一反射镜反射至第二反射镜,并进入空间引擎,另部分微镜逆时针旋转12°反射其余光束。
步骤3、上述实验所需的光束进入空间引擎的匀束器,并经过第二准直物镜形成准直光束。
步骤4、经过第三反射镜的反射到第二数字微镜器件;通过电脑传送到第二数字微镜器件的二维图像信号控制微镜的旋转并反射实验所需的光束到第四反射镜,经第四反射镜反射到第三成像物镜,并进入偏振引擎。
步骤5、实验所需的光束通过偏振引擎的偏振片,形成偏振光束,经过第一分光棱镜的反射后垂直入射到第一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成像并反射,经第一分光棱镜透射到第二分光棱镜,经第二分光棱镜反射至第二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第二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成像并反射经第二分光棱镜透射至第四成像物镜后被探测器接收图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引入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分光棱镜等器件,能获得目标的偏振信息。
(2)获得的投影图像具有连续光谱,可以模拟现实中带有光谱和偏振信息的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谱偏振图像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8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炉多光谱火焰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结构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