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F精炼高效利用电石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03027.3 | 申请日: | 2016-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许海亮;刘伟;温荣宇;赵晨光;李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f 精炼 高效 利用 电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LF精炼高效利用电石的方法,钢水到站初期,在投入渣料的中、后期添加电石;当渣料熔化不理想的情况下或强吹氩气较小时,将10kg的整桶电石投放到钢包渣面中心位置。精炼进入快速造渣、脱氧、脱硫阶段,先进行调渣。若渣况良好,则添加10kg电石,同时加大氩气流量搅拌;如果形成白渣的情况不理想,则增加白灰或铝进行脱氧,禁用电石脱氧;严格控制低碳铝钢镇静钢到站钢水的碳当量,对于碳当量大于5个的钢水不得加入第三桶电石;对于净空不足的,分为两次添加,第一次添加3~4kg,第二次添加6~7kg,以避免电石发泡造成大量溢渣。本发明可充分发挥电石的功效,减少电石消耗,节省电石资源,降低冶炼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F精炼高效利用电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在LF精炼过程中对钢水脱氧、脱硫、埋弧加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电石脱氧,其产物是CaO和CO,既减少了对钢水的污染,同时又可形成泡沫渣,利于埋弧造渣,这样可以减少噪音,又可屏蔽钢水热辐射,减少加热时间,节约电能,同时降低电极损耗。
但针对LF炉电石粉使用量居高不下的情况,经过对现场生产实践的跟踪、探索,发现电石粉在生产中,使用方法不科学、随意添加,盲目使用,其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电石无谓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实现电石的高效利用,减少LF精炼过程中因电石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无谓浪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LF精炼高效利用电石的方法,其具体方法为:
(1)电石须在LF精炼前期添加,且投放位置准确
钢水到LF处理位初期,在向钢水中投入渣料的中、后期添加电石;当渣料熔化出现渣子发粘、流动性不好的情况下或强吹氩气总管道压力小于0.6MPa,流量小于300L/min时,将10kg的整桶电石投放到钢包渣面中心位置;否则,在电极加热起弧过程中,电石不能及时熔化,起不到发泡埋弧作用。此时不宜多加电石,易造成电石不必要的浪费,且易造成加热过程中溢渣现象,影响精炼钢水的正常处理。
(2)先调渣,再添加电石
钢水加热结束后,LF精炼进入快速造渣、脱氧、脱硫阶段,先进行调渣。渣况不好而添加电石,会使精炼效果适得其反,只有先调渣后加电石,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精炼渣过稀或过于粘稠,都不利于电石发挥应有的作用。渣过于粘稠,流动性不好,证明碱度过高不利于电石发泡及扩散脱氧;渣过稀,流动性虽好,有利于发泡及扩散脱氧,但由于渣碱度不够合适,后期很难形成白渣,影响脱硫速度。
若钢水出钢无大量下渣、无钢水过氧化的黑渣,则添加一桶10kg电石,电石迅即发泡成膜并覆盖整个钢包,以减少涌动的钢液与空气接触;在添加电石的同时,迅速加大氩气流量搅拌,吹氩强度以钢液不喷溅出钢包为准,吹氩搅拌时间3~5min;随着脱氧、脱硫搅拌的进行,电石泡膜逐渐消失,逐渐形成白渣。
形成白渣后,若再添加过多的电石也很难再发泡,且一旦白渣带色,钢水增碳不可避免。如果形成白渣过程中出现钢渣发黑或墨绿色,则增加白灰或铝进行脱氧,禁用电石脱氧,以防止增碳。
对于低碳铝钢镇静钢,要严格控制初到LF炉钢水的碳含量,对于到站碳含量大于0.05%的钢水,一律不得加入第三桶电石;对于钢包净空小于400mm的,分为两次添加,第一次添加3~4kg,第二次添加6~7kg,以避免电石发泡造成大量溢渣。
有的钢包净空太小,给正常添加电石带来不小的麻烦。如整桶的添加电石发泡会造成大量溢渣。一桶足量10kg电石在炉渣的作用下发泡高度应该在500mm以上。因此,必须要将整桶的电石一分为二,分成两次添加,才能达到精炼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3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