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血养血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5905.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7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招雪芳;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妍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血 保健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血养血的保健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丽参6-8份、干荔枝肉36-50份、大枣500-800份、黑米20-120份、黑豆皮提取物10-60份、黑木耳5-10份、稻芽30-50份和纳豆激酶0.8-2.0份;
所述生血养血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蒸制:将高丽参、干荔枝肉和大枣按配比混合,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料,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料重量1-2倍的纯净水,进行第一次蒸制,取出得到第一次蒸制料;
(2)浸泡:将所述蒸制料放入容器中,再将盛装所述蒸制料的容器放入井水中浸泡20-28小时,然后取出容器内的所述蒸制料进行第二次蒸制,取出得到第二次蒸制料,将所述第二次蒸制料进行过滤,弃去料渣,得到第一滤液,备用;所述井水为深150米以下的地下水,所述井水的温度为3-5℃;所述第二次蒸制的温度为95-100℃,所述第二次蒸制的时间为40-56小时;
(3)煮制:将黑米、黑木耳和稻芽分别洗净后干燥,再和纳豆激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料,加入所述第二混合料重量5-8倍的蒸馏水,进行搅拌1-2小时,再进行煮制2-5小时,煮制过程中先用大火煎煮后用文火熬煮,最后再用中火进行浓缩,静置后过滤,弃去料渣得到第二滤液,备用;所述大火的温度为85-93℃,所述煎煮的时间为0.5-1小时;所述文火的温度为60-70℃,所述熬煮的时间为1.5-2小时;所述中火的温度为75-80℃,所述浓缩的时间为20-30分钟;所述搅拌时的温度为30-40℃;
(4)混合:将所述第一滤液、黑豆皮提取物和所述第二滤液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血养血的保健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丽参7份;干荔枝肉43份;大枣650份;黑米70份;黑豆皮提取物35份;黑木耳7.5份;稻芽40份和纳豆激酶1.4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血养血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蒸制:将高丽参、干荔枝肉和大枣按配比混合,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料,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料重量1-2倍的纯净水,进行第一次蒸制,取出得到第一次蒸制料;
(2)浸泡:将所述蒸制料放入容器中,再将盛装所述蒸制料的容器放入井水中浸泡20-28小时,然后取出容器内的所述蒸制料进行第二次蒸制,取出得到第二次蒸制料,将所述第二次蒸制料进行过滤,弃去料渣,得到第一滤液,备用;所述井水为深150米以下的地下水,所述井水的温度为3-5℃;所述第二次蒸制的温度为95-100℃,所述第二次蒸制的时间为40-56小时;
(3)煮制:将黑米、黑木耳和稻芽分别洗净后干燥,再和纳豆激酶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料,加入所述第二混合料重量5-8倍的蒸馏水,进行搅拌1-2小时,再进行煮制2-5小时,煮制过程中先用大火煎煮后用文火熬煮,最后再用中火进行浓缩,静置后过滤,弃去料渣得到第二滤液,备用;所述大火的温度为85-93℃,所述煎煮的时间为0.5-1小时;所述文火的温度为60-70℃,所述熬煮的时间为1.5-2小时;所述中火的温度为75-80℃,所述浓缩的时间为20-30分钟;所述搅拌时的温度为30-40℃;
(4)混合:将所述第一滤液、黑豆皮提取物和所述第二滤液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血养血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蒸制的温度为95-100℃,所述第一次蒸制的时间为64-8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血养血的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后,将所述成品进行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干粉状保健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生血养血的保健品作为活性物质用于制备生血养血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妍,未经李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59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