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蒿茶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90429.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0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恩芬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5513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蒿茶的生产工艺,具体是一种蒿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东方人最主要的一种饮品,历史悠久,然而茶的品种也日益见多,其中包括绿茶、花草茶、红茶等等,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因此喝茶对人体还是有许多好处的,茶叶可作为多种形式被人们所食用,如茶膏、茶油、茶冲剂等。
现有的茶一般都是由茶叶加工制作而成,其茶叶加工而成的茶只能将茶叶浸泡后饮用,不能食用其茶叶,功能单一,而且其茶叶只能靠人工种植,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浸泡后茶叶可食用、生产成本低及营养丰富的蒿茶及其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蒿茶,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35~45份香蒿、10~25份白蒿及5~15份茼蒿。
优选的,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40份香蒿、15份白蒿及10份茼蒿。
一种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新鲜的香蒿、白蒿及茼蒿,先进行选捡、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然后用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
(2)将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处理后的香蒿、白蒿及茼蒿使用组方进行漂洗,漂洗完成后捞出进行晾干冷却;
(3)待晾干冷却后,用揉捻机或手工在大火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揉捻成型,揉捻成型后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即得蒿茶。
本发明的蒿茶及其制备工艺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由于香蒿中含有青蒿素,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作用;第二,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还能治疗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第三,由于茼蒿中含有痕量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肝癌、肺癌及皮肤癌症等功效,同时,茼蒿中含有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对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记忆力减退和习惯性便秘等均有裨益,茼蒿还可治疗慢性肠胃炎和习惯性便秘。第四,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快捷,生产成本低,长期饮用能预防疾病、通便、轻身益气耐老及清热解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1
采摘新鲜的香蒿、白蒿及茼蒿,称取35份香蒿、10份白蒿及5份茼蒿,先进行选捡、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然后用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将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处理后的香蒿、白蒿及茼蒿使用组方进行漂洗,漂洗完成后捞出进行晾干冷却;待晾干冷却后,用揉捻机或手工在大火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揉捻成型,揉捻成型后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即得蒿茶。
实施2
采摘新鲜的香蒿、白蒿及茼蒿,称取40份香蒿、15份白蒿及10份茼蒿,先进行选捡、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然后用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将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处理后的香蒿、白蒿及茼蒿使用组方进行漂洗,漂洗完成后捞出进行晾干冷却;待晾干冷却后,用揉捻机或手工在大火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揉捻成型,揉捻成型后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即得蒿茶。
实施3
采摘新鲜的香蒿、白蒿及茼蒿,称取45份香蒿、25份白蒿及15份茼蒿,先进行选捡、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然后用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将开水蒸煮或高温脱毒处理后的香蒿、白蒿及茼蒿使用组方进行漂洗,漂洗完成后捞出进行晾干冷却;待晾干冷却后,用揉捻机或手工在大火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揉捻成型,揉捻成型后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即得蒿茶。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恩芬,未经杨恩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0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良种猪的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凉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