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滑翔机两维度全方位布放回收装置以及布放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8720.1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雷;孙玉桢;郭亭亭;周丽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7/00 | 分类号: | B63B27/00;B63C11/52;B25J13/00;B25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放 水下滑翔机 回收 弹簧张紧 回收装置 拉伸机构 同步横轴 同步拉伸 抱紧卡 动滑轮 维度 纯机械结构 水面航行器 高危险性 机械机构 维护方便 主体支架 抱紧 副臂 卡爪 转环 张开 配合 | ||
1.水下滑翔机两维度全方位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1)、抱紧卡爪对(2)、同步横轴(3)、同步拉伸轴(4)、连杆(5)、弹簧张紧机构(6)、动滑轮拉伸机构(7)、卡爪副臂(8)、泄力转环(9);所述主体支架(1)为开放式鼠笼结构,共有四条支腿(1-1),共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条支腿(1-1)相对称设置,所述抱紧卡爪对(2)为镰刀抱紧结构,共分为4组,每组抱紧卡爪对(2)对称设置,所述抱紧卡爪对(2)通过同步横轴(3)与主体支架(1)连接,所述卡爪副臂(8)与抱紧卡爪对(2)通过连杆(5)连接,所述卡爪副臂(8)的顶端与同步拉伸轴(4)连接,所述弹簧张紧机构(6)设置于同步横轴(3)和同步拉伸轴(4)之间,所述动滑轮拉伸机构(7)设置于弹簧张紧机构(6)的上端与主体支架(1)连接,所述泄力转环(9)固定于主体支架(1)的顶部;对称的两组抱紧卡爪对(2)在同一轴心上,每组抱紧卡爪对(2)为两条镰刀抱紧卡爪(2-1),镰刀抱紧卡爪(2-1)为镰刀状,且每组中的两条镰刀抱紧卡爪(2-1)中心偏上部设有通孔二(2-2),通孔二(2-2)连接同步横轴(3);每组中的两条镰刀抱紧卡爪(2-1)上端部亦设有通孔二(2-2),连接同步拉伸轴(4);
所述抱紧卡爪对(2)上还设置有限位块(2-3),每组为两块,限位块(2-3)包括上限位块(2-31)和下限位块(2-32),限位块(2-3)相对设置;
在每组抱紧卡爪对(2)中,上限位块(2-31)安装设置在每组抱紧卡爪对(2)所在的右侧镰刀抱紧卡爪(2-1)的中心偏上部,相反的,下限位块(2-32)安装设置在每组抱紧卡爪对(2)所在的左侧镰刀抱紧卡爪(2-1)的中心偏上部,且上限位块(2-31)和下限位块(2-32)在闭合时,上限位块(2-31)的下端部和下限位块(2-32)的上端部在同一条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滑翔机两维度全方位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支腿(1-1)下端部设有通孔一(1-2),通孔一(1-2)内安装轴承部件;
在主体支架(1)上端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环通孔(1-3),转环通孔(1-3)内安装泄力转环(9),泄力转环(9)的下端部插入转环通孔(1-3),同时使用螺母拧紧;
所述主体支架(1)上端中心处的两侧设有导绳通孔(1-4),导绳(1-5)从动滑轮拉伸机构(7)穿出,经由导绳通孔(1-4),最终通过起吊装置上的滑轮结构传送至船上;
所述主体支架(1)上还设置有牵引环(1-6),共4个,分别焊接在四条支腿(1-1)的外壁中心处,牵引环(1-6)上可设置牵引绳(1-7),实现牵引绳(1-7)对主体支架(1)的牵引及变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滑翔机两维度全方位布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横轴(3)包括两支横轴,两支横轴垂直交叉放置,每支横轴的两个端面内侧均设置有轴承一(3-1),所述轴承一(3-1)固定在所对应的镰刀抱紧卡爪(2-1)的通孔二(2-2)中,使得镰刀抱紧卡爪(2-1)和同步横轴(3)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所述两支横轴之间采用光轴直角固定块连接并刚性固定;
同步拉伸轴(4)由两支拉伸轴组成,两支拉伸轴垂直交叉放置,每支拉伸轴的两个端面内侧均设置有轴承二(4-1),所述轴承二(4-1)固定在所对应的卡爪副臂(8)的通孔三(8-4)中,实现同步拉伸轴(4)和卡爪副臂(8)之间相对转动;
两支拉伸轴之间采用光轴直角固定块连接并刚性固定,使得同步拉伸轴(4)相对固定,光轴直角固定块上端还预留空间和通孔,实现动滑轮拉伸机构(7)连接和固定;
所述连杆(5)共4支,每组两支,共2组;每组的连杆(5)为平行放置,每支连杆(5)的两端设置有轴承三(5-1),所述轴承三(5-1)安装并固定在所述卡爪副臂(8)下端部(8-2)中的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87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带制造方法及表带
- 下一篇: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