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59404.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舜林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C08L9/06;C08L23/22;C08L91/00;C08L91/06;C08L95/00;C08K13/02;C08K3/22;C08K5/098;C08K3/04;C08K5/47;B60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胎 胶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现有的汽车橡胶胎面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不能适用于现有的生产生活的需要,成本高,劳动成产率低,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高,不能达到高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配合比设计极其合理,适用于现有的生产生活的需要,成本低,劳动成产率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低,能达到高产的汽车橡胶胎面的配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81-109份、松香软丁苯25-41份、丁基橡胶92-115份、氧化锌2-7份、硬脂钙2-5份、半补强炭黑15-30份、高耐磨炭黑10-23份、松焦油2-7份、混气炭黑8-14份、防老剂2-4份、石蜡1-3份、沥青4-6份、促进剂0.5-1.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95份、松香软丁苯32份、丁基橡胶104份、氧化锌5份、硬脂钙4份、半补强炭黑23份、高耐磨炭黑17份、松焦油5份、混气炭黑12份、防老剂3份、石蜡2份、沥青5份、促进剂1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81份、松香软丁苯25份、丁基橡胶92份、氧化锌2份、硬脂钙2份、半补强炭黑15份、高耐磨炭黑10份、松焦油2份、混气炭黑8份、防老剂2份、石蜡1份、沥青4份、促进剂0.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109份、松香软丁苯41份、丁基橡胶115份、氧化锌7份、硬脂钙5份、半补强炭黑30份、高耐磨炭黑23份、松焦油7份、混气炭黑14份、防老剂4份、石蜡3份、沥青6份、促进剂1.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老剂为叔丁基苯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促进剂为巯醇基苯并噻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配合比设计极其合理,适用于现有的生产生活的需要,成本低,劳动成产率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低,能达到高产的橡胶的配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81-109份、松香软丁苯25-41份、丁基橡胶92-115份、氧化锌2-7份、硬脂钙2-5份、半补强炭黑15-30份、高耐磨炭黑10-23份、松焦油2-7份、混气炭黑8-14份、防老剂2-4份、石蜡1-3份、沥青4-6份、促进剂0.5-1.5份,所述防老剂为叔丁基苯酚,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促进剂为巯醇基苯并噻唑。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95份、松香软丁苯32份、丁基橡胶104份、氧化锌5份、硬脂钙4份、半补强炭黑23份、高耐磨炭黑17份、松焦油5份、混气炭黑12份、防老剂3份、石蜡2份、沥青5份、促进剂1份。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81份、松香软丁苯25份、丁基橡胶92份、氧化锌2份、硬脂钙2份、半补强炭黑15份、高耐磨炭黑10份、松焦油2份、混气炭黑8份、防老剂2份、石蜡1份、沥青4份、促进剂0.5份。
实施例3
一种汽车内胎胶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原料橡胶109份、松香软丁苯41份、丁基橡胶115份、氧化锌7份、硬脂钙5份、半补强炭黑30份、高耐磨炭黑23份、松焦油7份、混气炭黑14份、防老剂4份、石蜡3份、沥青6份、促进剂1.5份。
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发明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发明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舜林,未经李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9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