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芡果皮中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5273.1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7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汆;陈志宏;柏钰;陈静;何晓伟;周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皮 去除 多糖纯度 分离纯化 乳白色粉末状 超滤膜过滤 多糖浓缩液 截留分子量 抗氧化特性 多糖产品 多糖样品 固体杂质 压滤分离 吸水性 吸油性 匀浆液 滤布 匀浆 芡实 腐烂 病虫害 泥沙 清洗 截留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芡果皮中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产品,选择新鲜、无腐烂、无病虫害的芡实果皮,去除芡果皮中的固体杂质,清洗去除芡果皮上的泥沙;清理干净的芡果皮,加入10‑20倍量的水(v/w),匀浆得到匀浆液;经滤布逐级压滤分离,去除残渣,收集滤液;选择截留分子量在3000Da以上的超滤膜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取膜上截留部分,即可得到芡果皮多糖浓缩液;冷冻干燥即可得到芡果皮多糖产品;该产品中多糖纯度在90%以上,呈乳白色粉末状。所得芡果皮多糖样品中多糖纯度在90%以上,显示极高的吸水性(51.30 g/g)、吸油性(1.14 g/g)以及较强的抗氧化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芡果皮中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芡实是一种水生植物芡的成熟种仁,俗称“鸡头米”,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也是我国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兼用”材料之一。芡实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芡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本草纲目》)、芡实具有“补脾、利湿、固肾”功效(《本草求真》)。芡实植株硕大,其主要食用部分是芡实种仁,种仁包被在果实中。其果实分有刺(北芡,野生种)和无刺(南芡或苏芡)两种类型,每个果实中一般包含数十个至数百个芡实种子。其中苏芡果实很大,在采取种子后,会产生大量的果皮及其内部海绵质隔膜等副产物。在芡实产区,这些副产物一般被废弃,未开发利用。
目前,对芡实资源的加工利用还仅局限于芡实种仁。每年国内芡实种仁产量大约8-10万吨,其中10%-15%用做中药材,其余用于滋补食材。相对于对芡实种仁,包括芡实种壳、嫩茎、果皮等副产物的产量远高于芡种仁。但这部分资源目前基本都没有被利用,比如芡果皮,其产量是芡种仁数量的2-3倍,本科研团队前期的研究发现,芡实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该多糖是一种非淀粉多糖,水溶性极高,显示多种功能特性,极具开发利用潜力。
截止2016年7月9日,从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共检索到有关芡实多糖的文献共16篇(表1),表1中的文献中的芡实多糖均无一例外是从芡实米中提取的,涉及非淀粉多糖或淀粉多糖,且提取方法大多为水提醇沉的方法。芡果皮是芡实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目前尚未利用。
表1 从CNKI数据库中搜集的芡实多糖相关文献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高芡实资源综合利用率,提供一种水提取结合膜过滤的芡果皮多糖分离纯化方法,并对该多糖的功能性质做进一步分析,开发一种新的芡果皮多糖产品,该多糖产品具有极高的吸水性(51.30 g/g)、吸油性(1.14 g/g)以及总还原力(图1)。样品提取率在4%以上,是表1对比文件8中(0.62 mg/g)的近100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芡果皮中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其制备工艺包括:芡实果皮的清理、加水匀浆、渣液逐级压滤分离、膜过滤、冷冻干燥等5个工艺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
(1)芡实果皮的清理:选择新鲜、无腐烂、无病虫害的芡实果皮,先是人工清理去除芡果皮中的固体杂质,再用干净的水,清洗去除芡果皮上的泥沙;
(2)加水匀浆:取清理干净的芡果皮,放入匀浆机内,加入芡果皮质量10-20倍量的水(g/mL),匀浆;
(3)渣液逐级压滤分离:将(2)步中所得匀浆液,逐级去除残渣,收集最终滤液,此为芡果皮多糖提取液;
(4)膜过滤:选择截留分子量在3000Da以上的超滤膜过滤(3)中所收集的滤液,取膜上截留部分,即可得到芡果皮多糖浓缩液;
(5)冷冻干燥:将(4)中所得芡果皮多糖浓缩液冷冻干燥即可得到芡果皮多糖产品,该产品中多糖纯度在90%以上,呈乳白色粉末状,无异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5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