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升机操纵杆端头制孔的钻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09404.7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聂永福;孙世海;王明凯;赵红卫;王兴忠;顾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郭平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升机 操纵杆 端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装配工装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直升机操纵杆端头制孔的钻模。
背景技术
在直升机操纵杆与操纵手柄连接时,为保证操纵杆与操纵手柄之间的连接无间隙且可靠,需要在操纵杆的端头钻制两个同轴度要求较高的连接孔。操纵杆为管状结构通过弯曲成型,目前连接孔使用机床钻制,在钻孔过程中为防止操纵杆受机床刀具外力发生变形,需要在操纵杆内填充易熔合金,并且由于操纵杆在弯曲成型后形状一致性较差,操纵杆在机床上定位操作复杂,钻孔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定位、夹紧、制孔,省时省力的钻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直升机操纵杆端头制孔的钻模,钻模由支座1、定心轴2、弹性衬套3、锥形挡块4、垫圈5、螺母6、销钉7、第一固定衬套8、快换钻套9、螺钉10、第二固定导套11组成;第一固定衬套8与第二固定导套11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支座1上,快换钻套9与第一固定衬套8通过间隙配合,并用螺钉10将快换钻套9固定到支座1上;弹性衬套3与锥形挡块4套接到定心轴2上,定心轴2穿过第二固定导套11,并与第二固定导套11间隙配合,定心轴2的前端通过螺母6和垫圈5固定连接到支座1上,销钉7安装到支座1上,通过定心轴2上的导向槽对定心轴2进行导向并防止其转动,定心轴2的后部有供钻头通过的通孔,定心轴2的后端为锥形面。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操纵杆内壁及端头定位的结构,同时对操纵杆起到支撑作用,不需要填充易熔合金及使用机床夹具,可以保证所制两个孔中心线与操纵杆中心线的相对位置及所制两个孔的同轴度,定位夹紧可靠,钻孔精度高,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钻模由支座1、定心轴2、弹性衬套3、锥形挡块4、垫圈5、螺母6、销钉7、第一固定衬套8、快换钻套9、螺钉组成10、第二固定导套11;第一固定衬套8与第二固定导套11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支座1上,快换钻套9与第一固定衬套8通过间隙配合,并用螺钉10将快换钻套9固定到支座1上;弹性衬套3与锥形挡块4套接到定心轴2上,定心轴2穿过第二固定导套11,并与第二固定导套11间隙配合,定心轴2的前端通过螺母6和垫圈5固定连接到支座1上,销钉7安装到支座1上,通过定心轴2上的导向槽对定心轴2进行导向并防止其转动,定心轴2的后部有供钻头通过的通孔,定心轴2的后端为锥形面。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对操纵杆12钻孔时,用扳手拧松螺母6,定心轴2向前运动,将操纵杆12需要钻孔的一端套接到弹性衬套3上直到其端面接触到支座1的内侧端面为止,将螺母6拧紧,定心轴2向前运动,弹性衬套3受到定心轴2后端锥形面及锥形挡块4的轴向力作用在直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而将操纵杆压紧,用钻头通过快换钻套9钻孔,制孔完成后,用扳手将螺母5拧松,将操纵杆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9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