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钢管用含钛奥氏体不锈钢圆管坯连铸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6438.0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1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吉男;张亮;洪育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B22D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3239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用含钛 奥氏体 不锈钢 圆管 坯连铸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的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用含钛奥氏体不锈钢圆管坯连铸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断面(Φ150以上)含钛不锈钢无缝钢管用圆管坯采用模铸钢锭锻造的方法来生产。用模铸钢锭锻造的方法生产无缝钢管用圆管坯成材率低,加工成本高。如果直接用连铸工艺生产出无缝钢管用连铸圆管坯,不但提高成材率,而且节省锻造成本,使含钛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成本极大的降低。
不锈钢中通常加入Ti作为稳定化元素,以防止晶间腐蚀的发生。Ti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主要是作为稳定化元素以形成TiC,防止敏化态,一般产品标准都要求Ti/C>5。但是Ti与氮和氧有较强的亲和力,在冶炼和连铸过程中钢液中极易形成TiN和TiO2夹杂,导致连铸水口结瘤,如图1所示。连铸水口结瘤,钢水无法顺利流入结晶器内,导致连铸过程降低拉速,严重时水口完全堵死,只能中断浇铸回炉。目前,无缝钢管用含钛不锈钢圆管坯没有连铸直接生产圆坯的报道,都是模铸生产出钢锭再锻造成圆管坯。究其原因,因为圆坯断面小,过钢量少,含钛不锈钢产生的TiN和TiO2夹杂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导致水口完全堵死造成连铸中断,,连浇炉数无法提高,连铸成本居高不下。
CN101121987A公开了一种含钛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该方法中,为了防止TiN和TiO2夹杂,降低钢水中的钛含量,加入部分Nb,使得(0.5Nb+Ti)>6C,实现Ti-Nb双稳定化。用该方法Ti-Nb双稳定化虽然能够避免晶间腐蚀,但是产品中的Ti含量达不到产品标准,属于新钢种,生产标准钢种的时候并不适用。
CN 102465229 A公开了一种含钛不锈钢钛铁合金化方法,该方法中在AOD钢渣混出到钢包后,先把氧化性炉渣拔出后再从新造渣并进行铝强脱氧。脱氧结束后钙处理并用钛铁进行钛合金化。用该方法得有专门钢包扒渣设备,对于没有专门的扒渣工位的工厂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工艺难度较小,容易掌握,产品质量稳定的无缝钢管用含钛奥氏体不锈钢圆管坯生产方法。
含钛奥氏体不锈钢圆管坯连铸生产的主要的困难是TiN和TiO2夹杂在连铸侵入式水口内壁结瘤导致连铸中断。本发明的思路是:
(1)控制AOD兑入钢水中C含量来确保脱碳过程中产生足够的CO气体带走钢水中的N来降低N含量,降低TiN;
(2)控制AOD终点碳含量较低水平,满足Ti/C>5的前提下尽量把Ti控制在较低水平;
(3)加钛前用比钛更强的脱氧元素铝来强脱氧,防止TiO2夹杂物生成,并用该处理来改性因铝脱氧带来的氧化铝夹杂。通过以上措施1、2,可以避免TiN夹杂堵水口,通过以上措施3,可以避免氧化物夹杂堵水口,使得含钛不锈钢连铸能够顺利完成。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缝钢管用含钛奥氏体不锈钢圆管坯连铸生产方法,其工艺路线为电炉化粗钢水→AOD 炉精炼→LF钢包精炼→圆坯连铸,具体步骤如下:
1)AOD兑钢前根据电炉出钢成分加入5-20kg/吨钢增碳剂,确保AOD初期碳含量不低于2.0%,同时保证兑入AOD 炉的粗钢水温度大于1470℃ ;
2)AOD吹氧脱碳;
3)还原脱硫:加入硅铁还原并加入石灰和萤石造渣脱硫,还原脱硫结束后在AOD炉内进行扒渣;
4)深脱氧;
5)出钢及钛合金化:深脱氧结束后出钢,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加入钛铁;
6)LF升温;
7)钙处理:用喂丝机向钢液喂入硅钙线,纯钙喂入量为吨钢0.2kg-0.8kg;
8)软吹;
9)圆坯连铸:软吹结束后,钢包移动到连铸工位进行浇注,利用圆坯结晶器生产出连铸圆管坯。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把终点碳控制在%C≤0.025%;所述步骤4)中,AOD内吨钢加入1-5kg铝锭进行深脱氧并吨钢加入20-30 kg预熔型精炼渣进行精炼。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AOD炉内扒渣要彻底,残留渣量少于吨钢20kg。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加入铝锭后钢水中铝含量控制在0.01%-0.03%之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根据钢水中碳含量决定加入钛含量,钛加入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钛加入量=钢水量*5.5*(钢水中碳含量+后续增碳量)/钛收得率/钛品位;
其中:钛收得率根据钢水温度,钢中铝含量,残余渣量因素定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6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